暖阁内,一片沉寂,宛如深潭静水,波澜不惊。
林蒙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穿梭在弘治皇帝和朱厚照之间,此刻的他,对太子殿下,心中充满了理解的波澜。
那夜,西山之下,朱厚照的眼神燃烧着星辰般的激情,对着一幅幅舆图,指点江山,豪情万丈,他的身上,仿佛散发着太阳般耀眼的光芒。
然而,此刻的他,却如同被夜幕吞噬的萤火,黯淡无光。朱厚照啊朱厚照,你究竟欠下了多少世间的债,才换得今生的苦果?
林蒙心中涌起一股深深的同情,若是他身处其中,恐怕也会感到难堪。于是,他语气坚定,字字珠玑。
“臣愿以人格为担保,这确实是太子殿下智慧的结晶,陛下英明神武,洞察秋毫,是否对太子殿下太过严苛?殿下的智慧,非同凡响,为何陛下却视若无睹?”
朱厚照听得泪眼朦胧,嘴角颤抖,眼中闪烁着感激的火花。
“老林,你真是我心头的明灯,这番话,说得正是我心声啊。”
弘治皇帝的面容依旧波澜不惊,只是眼角不经意间掠过的那一抹,似乎是对朱厚照的淡淡不屑。
人比人,气死人。林蒙的这一番话,不仅让弘治皇帝感到心头一震,更让林家父子,一前一后,如两颗璀璨的明星,照亮了朝堂。
林家父子,一个力挽狂澜,成就千古伟业;一个智计百出,预知胜负,林家父子,实乃世间奇才。
而林蒙,竟然要将这等殊荣让予太子,这份情义,令人动容。他巧妙地为太子辩解,一番言辞,既合情又合理。
“唉……”弘治皇帝不禁一声长叹,“生子当如林蒙,此言不虚啊。”
朱厚照眨巴着眼睛,一脸懵懂,似乎还未完全消化这突如其来的转变。
刘健等大臣也坐在一旁,目睹了这一切,心中不禁感慨万分。太子殿下,的确有些过分了,而林蒙,却是真正的栋梁之才。
朱厚照想要辩解,却见弘治皇帝显然已经对这件事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觉得,林蒙的话已经给了朱厚照最后的一丝尊严,再继续指责,又有什么意义呢?
反正这个屡教不改的太子,已经是朽木不可雕也。
然而,林蒙却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异样。林蒙,一个坚守道德的君子,怎能眼睁睁地看着太子侵占本属于他的荣誉?
这样的行为,实在有失君子之风。
在这金碧辉煌的御书房中,随着弘治皇帝缓缓吐出的话语,一股热切的气息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林蒙,你且放胆直言,你父亲,那真乃是大明江山的一根定海神针,若无他挺身而出,这贵州之地,怕是早已沦陷敌手,陷入万劫不复之境!”
弘治皇帝的目光如炬,紧紧锁定在林蒙的脸上,仿佛要将他的内心也看穿。
“你不必犹豫,你的父亲,他的英勇,他的智慧,他的赤胆忠心,早已深入人心。这世间,能有几人如他般,勇闯龙潭虎穴,换得一方安宁?”
林蒙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分量,他的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与激动,不禁抬头,与皇帝的目光交会。
“陛下,臣父虽不敢当此赞誉,但若论如何奖赏,臣以为,当以国之大义,民之福祉为重。至于具体赏赐,臣恐难以妄自揣测。”
弘治皇帝听罢,眉宇间露出一丝笑意,那笑容里藏着深深的满意。
“好,林蒙,你这份谦逊,朕甚是喜欢。既是如此,这南和伯的封赏,朕自有分寸。马文升,你且记下,南和伯的功绩,当以国士之礼,重赏不误。”
马文升与刘健等大臣闻言,皆喜形于色,纷纷附和道:“陛下英明,南和伯的功勋,实乃当世之奇。”
在这场朝议中,林蒙仿佛看到了父亲那坚实的背影,心中暗暗发誓,定要不负父望,不负天下。
而弘治皇帝,更是对林蒙刮目相看,心中暗想:“此子不凡,将来必成大器。”
喜报频传,不仅红薯丰收,贵州之役亦传捷报,这一切,都是大明之幸,天下之幸。而在这背后,是林家父子的默默付出,是无数将士的浴血奋战。
弘治皇帝心中感慨万分,他知道,这份荣耀,是属于整个大明,属于每一位为之奋斗的子民。他抬起手,轻轻拂过案上的奏章,仿佛在为这片土地,为这些英雄,献上最崇高的敬意。
在弘治帝的深宫之中,气氛如同凝固的琥珀,静得能听见心跳声。突然,一股暗涌在静谧中涌动,弘治皇帝的沉默如同一座冰山,悄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