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我等是从益州郡举兵,自然就要叫益州军。”
班通忍不住率先开口。
他甚至还抱着侥幸的心思,道:“属下认为主公可称越王。”
刘曜道:“称王之事,暂且不提。”
他看向在场其他人问道:“可有其他不同意见?”
程昱站起来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主公既然以‘奉天靖难’为旗号之首,那何不以‘靖难军’为名号?”
刘曜嗯了一声,但却没有表示赞同与不赞同,接着看向一青年问道:“唐青?”
唐青是刘曜培养的中学生,担任余元县尉已有三年。
他听到刘曜问话,于是立即起身行礼,恭声道:“启禀主公,属下认为我们应该叫百姓军,或者人民军!”
“主公奉天靖难,往大了说是为了华夏族人的未来,往小了说是为了让天下黎民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所以属下觉得,叫百姓军或人民军都可以。”
刘曜听到这个观点眼前一亮,然后示意唐青坐下。
班通的观点,实际上是东汉土生土长的士人观点。
他们接受的是君臣之大义,有了君之大义名号,便可君命之号令,让百姓莫敢不从。
而程昱的观点则代表了刘曜的家臣心腹之想法。
既然是奉天靖难,那就以“靖难”作为义军之名号。
一来可以显得义军名正言顺,体现刘曜举兵的正义性。
二来可以从义军名号上隐藏刘曜的野心,毕竟只是“平定国难”之含义,以此麻痹其他的对手,降低中枢对刘曜的关注。
无疑,这是最稳妥的称号。
至于唐青,这些“后生代”的士人,乃刘曜用后世教育理念培养出来的中学生。
得益于“洗脑”的成功,以至于他们的思想很朴实,觉得举兵是为了百姓,那自然是叫百姓军或人民军。
刘曜听到“人民军”的时候,有种浓烈的违和感,甚至有点恶意的在想“我就叫人民军又如何”。
但现在是东汉,士人重名,百姓也重名,名誉和名号对个人和集体都极其重要。
刘曜思索再三,最终决定还是用百姓军作为义军之名号。
“究其根本,我等举兵实际是为了天下百姓,既如此,还是用百姓军为号!”
叫百姓军,也能起到麻痹中枢的作用,而且百姓集团深得民心,老百姓听了也会有亲切感,易于传播和感染广大劳动人民。
事实也的确如此,当朝廷执掌权柄的宦官听到益州郡出了一股叫“百姓军”的义军后,他们都是不屑一顾的态度,自以为又是哪个不知死活的家伙在造反。
“既然义军名号已定,下一步便是要确定进攻洛阳的线路!”
刘曜把握着整个会议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