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绩这才知道,县学名额早就被县里的和各乡村的官员子弟霸占,而进入郡学的资格也基本上被瓜分殆尽,所以县学中没人愿意学习竞争,每天都下午才来。
所有县学子弟都把县学当成了交际场所,每天早晨玩耍,午睡之后在县学清醒一下,然后在县学中完成交际活动,等到下午放学,再去翠香楼耍一夜。
安东县富家子弟的生活,就是这么朴实无华,且枯燥。
不过叶绩也不会就这么放弃县学。
宰相起于州郡,将军发于卒伍。
这可不是简单对底层的勉励,而是实实在在的帝国政策。
所有侍郎及以上的中央官员,必须有在县级区域工作的经历。
而将军,不但要有在州郡地方参军的经历,还必须要有在北疆戍边的经历。
这些都是大梁写在明面上的硬性要求。
叶绩没有豪族子弟的资本,只能是在县学中好好表现,在安东县豪族编制的密网中,尽量的给自己搏一个出口。
看着眼前的教书先生,叶绩恭敬地拱手道;
“先生,弟子出身贫寒,无意像贵族子弟一般生活,我若想每天正常来学,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老先生好好的端详了一下叶绩,有些无奈地问道:
“我看你面相,不像是愿意认真读书的样子,不如我教你如何与那些家族子弟交好,如何?”
“先生,弟子诚心求学,还望教我。”
“唉…”
老头叹气起身:
“老朽操劳了大半辈子,好不容易找了个轻快活,你又来麻烦老朽,唉,老朽就是劳碌命啊。”
老先生将叶绩领到一间学堂内,又给了以及一本书。
“小子,老朽在世上活了七十六载,看人还有些本事,你不是冲着学问来的,给你一本县志,一本梁国史,先了解一下安东县吧。”
说罢便在学堂的教课席上看起自己的书来。
叶绩无奈,只能翻看起两本书。
就这样,两个年龄差距接近六十的人就在房内各自看起书来。
这两本书让叶绩对虎山村外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知。
这片大陆与自己穿越前的大陆基本类似,只是政治制度与历史文化略有不同。
自夏商周结束以后,天下分为西梁、中陈、东齐、北魏、南楚五国并立。
其中北魏最强、西梁最弱。
北魏作为北方霸主、不仅占据华夏北方绝大部分区域,还控制草原,号称控弦百万。
大梁作为最弱的国家,经常遭受来自东方大陈、北方大魏的袭扰。
大梁的最东边的边郡,就是安定郡,也就是叶绩所在的州郡,安定郡最东边的县叫做定东县,如今已经沦陷,处于混乱的状态。
而稍微往西一点的安东县,就成了大梁新的屏障。
这也是安东县的官员时常担心大陈军队会兵临城下的原因。
不仅如此,县学的人员构成也与叶绩想想的略微不同。
简单来说,县学的管理者主要分为两大阵营,一个阵营遵循州郡内的意志,一个阵营遵循县内的意志。
一般,一个县学会有:院长、院监、讲书、堂录、掌书、钱粮官、掌祠七个官员。
这个七个人共同掌管学院,将学子培养成县中或者郡中储备官员。
那么安东县县学集体摆烂,实际上是执行了县里的意志,还是执行了郡内的意志呢?
应该还是县里的意志吧,毕竟老先生说是县里的学子知道了读书无用,才放弃了努力。
那这老先生是谁呢?他代表了哪个方面的势力。
上午读书的时间过得飞快,中午吃过饭以后叶绩又回到了县学学堂,依然没有人。
“哪有这么准时,估计再有半个时辰就来了。”
老讲书依然在学堂里边读书,叶绩知道了早上的老先生就是学院的讲书,也就是他们的讲课老师。
刚过半个时辰,学堂外边传来一阵嘈杂的叫嚣声,接着就是一群胖子夹杂着少量的瘦子相互簇拥着走进学堂。
“讲书先生好——”
老讲书头也不抬,摆摆手示意几人坐下。
似乎没有人发现角落里多了一个叶绩,县城的公子哥们还在座位上小声地互相交流,可以看得出大家都十分尊重老讲书。
“咳咳,对了,忘记给你们介绍了,今天学堂里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