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上次那个地方,还是上次那位长孙无忌大人。
不一样的是,多了一位大人,和皇帝。
皇帝的表情有些纠结,可能没憋好屁。
:“二位大人,朕……朕有件事想同你们商量。”
长孙大人回道:“您言重了,不知您想商量何事?”
别说,真不愧是当朝重臣,这声音,这态度,真不是盖的。
:“朕,朕想立武昭仪为后。”
此话一出,二位大人的脸色是阴得能当墨使。
长孙大人率先打破沉默:“陛下您,想好了?”
:“朕,朕一直也不喜王皇后……”
话没说完,另一位大人哼了一声,责备的话到底是没有说出口。
:“陛下,废后一事,影响甚大。臣觉得,无需商量,这事不能成。”
接下来一个小时,两大人又是耐心劝导,又是轮流红脸的,终于是把这情种皇帝劝好了。
两人退了出来。
:“褚大人,辛苦您了。”
:“还得长孙大人多费心啊,哈哈。”
崔鱼跟在他们身后,听到称呼后停下来脚步。
:“怎么了?”
:“已经弄清楚他是谁了,就不用跟了吧。”
:“说的也是。”
崔鱼做了一个请的动作。
系统音隆重登场。
褚遂良(596年 ~ 658年/659年),字登善,杭州钱唐(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朝宰相、政治家、书法家,弘文馆学士褚亮之子。
出身河南褚氏,博学多才,精通文史。隋末时期,追随西秦霸王薛举,担任通事舍人。归顺唐朝后,得到唐太宗重用,历任谏议大夫、黄门侍郎,累迁中书令,执掌朝政大权。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与司空长孙无忌同受遗诏辅政。唐高宗继位后,升任右仆射,册封河南郡公,历任同州刺史、吏部尚书,累迁右仆射,参知政事。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贬为潭州(今长沙)都督。武后掌权后,迁桂州(今桂林)都督,再贬爱州(今越南清化)刺史,卒于任上。神龙革命后追赠右仆射,谥号&34;文忠&34;。天宝六载(747年),配享唐高宗庙庭,累赠太尉。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褚遂良出身于名门贵族。父亲褚亮在隋朝官至散骑常侍一职,与虞世南、欧阳询等人为好友。褚亮因与杨玄感有交情,故在杨玄感起事被镇压后左迁为西海郡司户。大业十三年(617年)七月,薛举称帝,褚亮被任命为黄门侍郎,褚遂良则做了薛举的通事舍人,掌管诏命及呈奏案章。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在弥留之际,将长孙无忌与褚遂良召入卧室,对二人说:&34;卿等忠烈,简在朕心。昔汉武寄霍光,刘备托诸葛,朕之后事,一以委卿。太子仁孝,卿之所悉,必须尽诚辅佐,永保宗社。&34;对太子李治说:&34;有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在,国家之事,我就放心了。&34;于是命令褚遂良起草诏书。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六月,李治继皇帝位,封褚遂良为河南县公,次年,又升为河南郡公,后借故把他贬为同州刺史。三年后,高宗又把他召回身边,征拜为吏部尚书,同时监修国史,加光禄大夫,又兼为太子宾客。永徽四年(653年),又升为尚书右仆射,执掌朝政大权,这是他政治生涯中的顶峰。
永徽六年(655年),在是否立武昭仪为皇后的斗争中,褚遂良与长孙无忌强烈反对任何废黜王皇后的企图。武氏在同年十月被册封为皇后,褚遂良也被武皇后赶出朝廷,到潭州任都督。唐显庆元年(656年)元旦,武后的儿子李弘(652年﹣675年)被立为太子。
:“倾奇,你知道我想说什么吧。”
:“嗯,知道,不用再说了。”
崔鱼看着二人越来越远的背影,在回头看看皇帝所在的方向,眼神复杂。最后憋出来一句真可惜。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