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民告退了。”
等到儒学大师彻底离开后,霍去病一个没忍住,
“陛下,看来这些读书人也不怎么
样啊。
一把年纪了,你随口说的问题,都回答不上来。”
刘彻瞥了一眼霍去病,放眼整个大汉群臣,也就霍去病敢这般用玩笑之语和自己交谈。
其他人,给他十个胆子,也说不出口。
显然,刘彻并不恼怒,“所以说,这就是圣人与庸人的区别。
那大明的王阳明所思所想,都不是一般人所能及的。”
【决定格竹子后,王阳明立刻开始了行动,一点儿也不拖延。】
【或许,这就是王阳明明悟圣人之道的一个重要因素。
寻常之人从想法到实践,往往会经过漫长的考量。
有了想法,不一定会去做,或者是说想做,却要拖很长的时间。】
【王阳明的行动很简单,把一棵竹子搬到院落中,对着竹子格物。
他相信,只要是自己一直坚持下去,就能知晓竹子里面所蕴含的至理。】
【大儒先贤所言“一草一木皆具至理”,自己一定能从中得到真理。
七天七夜过后,王阳明遗憾地发现,他错了。】
【七天时间下来,什么都没得到,只剩下身心的疲惫。
整个人,甚至因此而病倒在地。】
【躺在床上休养的王阳明,此时此刻不由得对无数人深信不疑的“格物”有了怀疑。】
【其他人或许会始终坚信格物的正确,认为自己的做法错了。】
【而王阳明却不同,他认为是宋儒的“格物”学说错了。
以王阳明目前的学问而言,尚且还找不到其他解决的方法。】
【此事说于旁人听,大概只会认为是自己疯了。】
一处书屋
“对长久以来的儒学提出质疑,这就是圣人王阳明吗?”
朱熹品了一口茶,淡淡地说道,随即又再度看向了上方。
很想要知道,之后的王阳明又会有哪些举动。
【弘治五年,这是王阳明第一次参加当地的乡试。
其结果不出意料,一举中榜。】
【中榜之后,在王家人的预料中,王阳明应当把全部的重心放在学业上,准备下一次的考试。】
【可,王阳明却愈发喜好兵法,于射箭一途亦有所精通。】
【世事难料,接下来的两次进士科考,王守仁都没如愿中榜。】
【其他人都纷纷宽慰,而王守仁神色平静,还为科考落榜懊恼为羞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