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卖不好,大不了她再回平乐街上继续摆摊,再慢慢攒钱。
因着原先是间茶水铺,铺子里好多东西都能将就着用,只是还需要订一些货柜,用来摆卖的面包。
货柜是拜托了隔壁村的一位老木匠打的,是老把式,慢工出细活,楚颐足足等了半月才等到货柜做好。
从镇上雇了辆牛车去拉回来,楚颐看着货柜上那严丝合缝的接口,暗自感叹,不愧是她那多才多艺的老祖宗,这古代人做的木工就是精致,接口处全是榫卯结构,不费一胶一钉,接的牢牢实实的。
前边铺子和后边房间之间有一个不大不小的院子,楚颐又请王叔特意跑了一趟,砌了三个面包炉。
一回生,二回熟,再砌面包炉,王叔已经熟手,做的比楚颐他们家里那个还好些。
因为王嫂受他们家照顾,给的工钱又大方,王叔还特意少收了他们钱。
楚颐转头就装了两个面包给他,仗着嘴甜,哄得推辞不要的王叔最后还是收了面包。
礼尚往来,对她家好的人,她都会对人家好。
王叔回村以后,轻轻打开油纸包,从软乎乎的面包上撕了一小块下来尝尝。
真是又香又甜,怪不得他媳妇每次从楚家做工回来老是念叨,原来是这么好吃的东西。
王家在上坪村是小姓,他们家祖上是别的地方搬来的,在村里没什么亲戚,他媳妇平时也没个说话人。
这段时日去了楚家,人都是挂着笑回来的,王叔看她开心,自己也高兴。
王嫂自然高兴,以前都是她男人靠一手泥瓦手艺挣钱,现在她也能往家里拿钱了,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日后她也学着点,说不得能像翠梅那样做买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