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继续说,“当家才知道柴米油盐贵,凡事有轻重缓急,国家现在到处都需要钱,有些事情只能先放一放。”
以前朱怀还没有深刻体会,但现在当他真正开始处理这些沉重的奏疏时,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浮现出来。
但他始终坚持认为,无论是建设国内道路还是北疆长城工程,都是同等重要,都不能被搁置。
“我有个主意,老爷子您听听看。”
朱怀提议。
“既然要在江南湖广地区修建官道,为什么不让那些富裕的乡绅大地主反哺朝廷呢?”
朱元璋好奇地问:“你的意思是……”
朱怀整理了一下思绪,解释道:“江南的乡绅很有钱,他们稍微拿出一些资金,就可以一段段地资助修路。每修好一段路,就在路边立块石碑记录捐赠者的贡献,就像当初修建新安江时那样。”
朱元璋目光炯炯,脸色变得庄重起来,严肃地纠正道:“孩子,这可不一样。新安江的修建关系到数万百姓生死存亡的大事,是江浙百姓同心协力抵抗灾害的结果。”
“而你的这个建议,实际上就像是朝廷向民间索要钱财,如果开了这个口子,将来万一遇到战争、救灾、筑城,乃至任何需要花钱的事,是不是都要向民间筹款呢?这样一来,我们大明朝廷和强盗有什么区别呢?”
“而且江南那些大乡绅大地主,他们肯定会有办法借此让自己获利,同时损害百姓的利益,你明白吗?”
朱怀吐了吐舌头,对此并不完全认同。
夜晚的风吹来阵阵凉意。
夜已深,朱元璋已经批阅了多半的奏折,他悄悄起身,手捧一壶蜜茶走到朱怀身边。
轻轻地拍拍朱怀因疲倦而耷拉的肩膀,朱元璋笑着说:“累了吗?”
朱怀被这份突如其来的关怀深深打动,接过了蜜茶,喝了一口,也笑了:“不累呢!”
朱元璋老人点点头,赞许地说:“不错嘛,那就提提神接着批吧!”
朱怀听罢,无言以对。
朱元璋开怀大笑:“看你这表情,还是早点休息吧!国事逼人老,哪有人做这么多事情还不觉得累的?忧心的人易老,别批得太晚,要懂得劳逸结合。”
朱怀略带抱怨地看着朱元璋,没好气地说道:“老爷子,您也开始开玩笑啦!”
朱元璋又是一阵大笑:“跟年轻人待久了,当然要改变一下朝气蓬勃的思想,否则不是显得老气横秋、暮气沉沉吗?”
朱怀笑着回答:“那好吧,奏折批了一大半了,我先去睡觉了,老爷子您也早点休息。”
这一夜过去,次日清晨。
阳光明媚,小鸟停在光秃秃的树枝上吱吱喳喳叫个不停,揭开了大明洪武二十四年全新的一天。
朱怀早早起床,沿着秦淮河跑步一圈,随后带回了一些包子。
红薯粥早已熬好,等待老爷子起床时,热气腾腾的红薯粥和包子已经摆放在院子的石头桌子上。
见朱元璋精神焕发地走来,朱怀问到:“昨晚睡得好吗?”
朱元璋背着手坐下,答道:“很好!奏折差不多批完了,咱每天都能这样安安稳稳地睡觉。”
“不过说起来,你小子每天都起这么早,搞得咱像嗜睡的年轻人似的,你自己倒像是个睡不踏实的老年人。”
朱怀笑着坐下,拿起包子塞进嘴里,含糊不清地说:“老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
朱元璋听了,微微一笑,接着便呼噜呼噜地喝了口滚烫的红薯粥,称赞道:“味道真棒!”这是淮西方言。
老爷子一只脚踏上石凳,半撅着屁股,一手端着瓷碗,一手拿着筷子和包子。
他一口一个地往嘴里塞包子,紧接着用滚烫的红薯粥一并吸入口中,最后再咔嚓咬一口萝卜干,仿佛神仙般惬意。
早餐过后,朱元璋背着手在院子里漫步了一会儿,待到差不多消化完毕,便对朱怀说:“给咱准备点红薯带回家吧?”
朱怀应道:“行啊,要多少?”
他并未期望靠卖红薯赚钱。
只要是能够救助百姓的东西,朱怀从不会将其与金钱挂钩,他认为不义之财不可取,国难之财更不应觊觎,这就是朱怀的原则。
当然,这条原则仅限于汉人,对于异族,朱怀并不介意乘人之危!
朱元璋思忖片刻:“拿个小篮子装就行了,只要我能提得动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