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如今,他终于理解了老爷子常挂嘴边的这句话:“我的思考确实过于肤浅了。”
朱怀低声自语:“不能让那些大地主大士绅出钱修路,这样只会加重百姓们的负担。”
朱元璋笑着安慰道:“嗯,没关系,你的脑子灵活,这是件好事,只是你还没有更深入地去了解。”
“当你有了全面的认识,你就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了。”
朱怀满怀感激地看着老爷子,重重地点点头,应声道:“嗯!”
“哎,说到这儿,既然我们知道这些地主士绅如此可恶,为何他们还能过得逍遥自在?”
朱元璋叹了口气:“这种局面,从宋代就开始存在,想要扭转,哪那么容易呢?这得靠后代们去努力了。”
“走吧,还有一些事情是你尚未看见的,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你还不清楚。再到前面去看看吧。”
朱元璋随口说道。
朱怀点点头:“好!”
爷孙俩互相扶持着向前走去,心情异常沉重而复杂。
不多时,两人又来到了一个村庄。
朱元璋抬头望了望,提议道:“咱们进村吧。”
朱怀应声答应,一边搀扶着老爷子走进村庄。
此时朱元璋的神情显得有些沮丧,他很想逃避眼前的一切,但他为了朱怀的成长,毅然决然地继续前行。
朱怀能够明显感觉到朱元璋的身体在微微颤抖,他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位坚强的老者有这样的反应。
这个村庄名叫槐花村,由于大雪的影响,许多房屋已经被压塌了。
村民们正在忙着用草料搭建房屋,这本是很常见的场景,但却带着一丝诡异。
有几个百姓焦急地从一座看似不错的宅子里走出来,手里提着财物。
朱怀感到困惑。
朱元璋解释道:“他们用土地契约抵债了,换回一点点微薄的钱财来支付修建房屋的工钱。”
朱怀惊讶地问:“这是怎么回事?”
朱元璋感慨地说:“由于这次天灾,这个村子遭受了重创,明年的夏季粮食,他们是颗粒无收了。”
“这些贫困的家庭,全指着明年的夏季粮食生活,粮食没有了,就意味着他们没有钱。”
“没钱怎么办?只能向地主士绅们借钱。”
朱元璋停顿了一下,看着朱怀说:“你知道‘九出十三归’吗?”
“地主立契书借给百姓一百文,但实际上百姓只拿到九十文,到期后,他们要还一百三十文。如果还不上,那就要把自家的土地和田产过户给地主士绅。”
“现在雪灾这么严重,明年,这些百姓拿什么还钱呢?”
朱怀的心中不由得一惊。
朱元璋看着朱怀,脸上流露出一丝心酸,接着说:“你只知道朝廷最害怕天灾。可你知不知道,为什么会害怕这些天灾呢?”
朱怀被这个问题问得哑口无言。
朱元璋叹了口气,说道:“朝廷上不少高官也知道天灾会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但他们中有许多人,我敢肯定,压根就不清楚为什么会引起动荡!”
“每一场天灾,就意味着粮食无法丰收,意味着无数的老百姓不得不向地主乡绅借钱度日,意味着他们要用田产会被吞并!”
“富者越富,贫者越贫!”
朱元璋的目光深沉而悠远,再次感叹:“每一次天灾,都是对广大民众的致命一击!”
“让无数的百姓沦为佃农,他们替地主种地,辛苦收获三石粮食,到头来自己手上可能只有一石,那还得感谢地主们的恩赐呢!”
朱怀愣在原地,眼前百姓从地主乡绅家拿到些许钱财。
除开交工匠修复房屋的,剩下的钱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仅够支撑他们到夏收。
然而,明年的夏天,他们能收到多少粮食呢?
天灾对于朝廷而言,是苦难,但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成了发财的机会!
朱元璋深深地注视着朱怀,感慨地说:“你说你想从这些人手中夺取钱财,谈何容易?到最后受苦的,还不是咱们大明的百姓吗?”
“人饿肚子了,自然要想着反抗,你别看他们现在温顺得像绵羊,但我告诉你,咱们大明的百姓没有一个是懦夫!如果连饭都吃不上,他们真能把官府给掀翻了!”
“大明不缺敢于反抗的人!对待外族是这样,对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