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说采药队,采药队是部落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也是最重要的队伍。
采药队一般由男长老带队,巫医院医工随行提供技术指导。
部落里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年龄还小的幼儿和伤残人士。其他所有人不管男女都要参加。
狩猎队的不用参加采药队,但要随行保护。狩猎队队长协助长老制定采药计划和行进路线。”
“采药队的人数、采药地点的远近会根据季节和药物库存情况随时调整。
全部落除了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会走跑的幼儿和伤残人士。其他所有人不管男女老幼都要分时间分批次地参加。”
“当然,还有专门成立的采药教学队。每队人数不多,由年纪偏大的老人一对一帮带年纪尚小的儿童。
就在部落附近采药,一边采药一边现场教学。走得也不远,既照顾了老人,又培养了新人,还相对安全。”
“此外还有建房队、采果队、捕鱼队、伐木队等等。
这些队伍都是由经验丰富、有相关特长的人担任队长,队长固定,人员临时召集。”阿树认真地听着,生怕错过每一个细节,这时几人从洞口走出。
“除了这些外出队伍,还有石器打磨加工组、竹木编织组、兽皮加工组、药材粗加工组、仓库管理组等不须外出的工作队伍。
这些队伍都分布在祭祀洞两边的山洞里,由经验丰富的人担任组长,工作人员大部分是行动不便的老人和残疾人士。
因为我们部落医疗条件好,伤病员治愈率高,反而使得长寿老人和因伤致残人士数量比较多。
其他人在不外出时也要服从部落安排进各个组参加劳动。”老酋长站在广场上对着大大小小的山洞如数家珍。
“这些山洞除了这些加工组以外还有几个山洞存放着过冬的粮食和肉干。这些食物由巫医长老集中管理统一分配。
我们的食物只有一半是部落自己种植和猎获的,另一半是其他部落送来换取药物的。”老酋长讲述着食物的来源与管理。
看来医药垄断在什么时候都是暴利呀!
“走,到山顶看看。”阿树忽然心血来潮地道。
几人爬上山顶俯瞰部落。
只见部落背靠药王山,山后是笔直的悬崖。西临药王河,水深河宽,水流舒缓,水面到冬天也不封冻。
南面是沼泽地。东面是石墙。部落唯一陆上出口开在石墙靠近药王山的位置,一进门就是广场。
受几天前巨型野猪袭击的影响,入口加装了大门,两侧还用圆木新建了两个了望台,到了晚上关上大门,还会点上火把和火堆。
门外顺着石墙是大片的荆棘丛和连成片的陷阱群,其中一个陷阱边有人正在填土,边上放了些供品,两名巫医拍打着兽皮鼓边唱边跳,因为距离太远听不清唱的什么。
那是长老们遵照大祭司的指示在掩埋野猪。阿树很想下去看看,但是掩埋工作已经快接近尾声,下去了也看不到野猪的庐山真面目。
其实阿树原本是想把野猪分给大家吃掉的,毕竟能称为有史以来体型最大的野猪,个体肯定相当可观。
但是大祭司已经下了掩埋的命令阿树也不好出言反对,毕竟刚当上酋长个人威望还没积累起来,先苟着才是王道。
有点可惜了!那可都是鲜肉啊,鲜肉可要比肉干好吃多了,分下去部落里每个人都能好好地饱餐一顿!
阿树俯瞰着山下的部落感慨万千,真是天选之地啊!
随着老酋长和长老们的介绍,阿树慢慢地发现并没有表面看得那么简单。
比如药王山后的笔直的悬崖,它并非全都是天然形成的,自然形成的只有不到三分之一,剩下的将近一公里全是人工开凿的。
在当下劳动工具和工作效率如此低下的情况下,要把山的一侧凿出高达十米的悬崖来,那工程量可就大了,这简直就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呐!
还有南面的沼泽,靠近部落的浅水沼泽区被改造成水田,用来种植水稻,远处的深水沼泽区被改造成了水塘,种了大量的菰米,再远处是大片的旱地。
老酋长说虽然旱地面积大还靠近河流,但是因为地势高无法灌溉,只能看天吃饭。每年收成都少得可怜。
还有顺着药王河修建的长达两公里的防洪堤坝,东面的那道长达几公里的石墙,都不是小工程啊!
就是石墙外宽达几十米的荆棘丛也是没有个几十年都别想培植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