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寒露重、冷雨如注,时值深秋的一个夜晚,纷繁忙碌整天的人们早已熄灯就寝。
此刻,在京师城西的一座气派的府邸,兵部尚书刘忠义还在秉烛翻阅塘报。
边关战事接连失利,大军征拔转运困难,刘尚书心急如焚。
彻夜难眠,刘尚书苦苦思索着破敌的良策。
管家刘安从外面走了进来,他看到老爷满面愁云,知趣地奔到厨房,准备一碗参汤。
四下深沉如墨,寂静的落针可闻。
就在刘尚书准备拟写明天的奏折时,突然一个黑影自屋顶落下。
眼前白芒闪动,刘尚书已经感受到了危险的临近。
他还没有来得及作出反应,便倒在了血泊当中。
黑衣人伸手在刘尚书的鼻间一探,确认其已经死去后,重新又飞身上了屋檐,趁着浓重的夜色逃走了。
刘安回到书房,看到浑身是血的刘尚书,惊慌得将手中的汤碗打翻在了地上。
他在府上奔走急呼,很快书房门口站满了人。
刘夫人见老爷被害,已经哭成了泪人。
府内人人惊慌失措,时下成了锅乱粥。
刘安镇定下来,他向刘夫人建议,应该马上将老爷遇刺的事情禀报皇上。
获得刘夫人的许可后,刘安火速奔到了刑部尚书郑荣光的府上。
郑尚书从刘安口中得知消息,神情异常凝重。
他马上带着刘安即刻入宫面圣。
刘尚书死于非命,皇上大为震怒。
他一边命人出宫安抚刘尚书家人,一边向郑荣光询问如还刘尚书一个公道。
郑荣光认为,要想早日破案缉凶,非得铁鹰亲自出马不可。
皇上允准了郑荣光的建议,他将金牌交给郑尚书时说道:“爱卿,十三省钦命司由你直接统属,如今你主动承担缉查凶顽的重任,朕很是欣慰。我听闻铁鹰为人武艺高强且足智多谋。相信你们能够很快将案情调查的水落石出。”
郑尚书躬身施礼回答道:“老臣一定不负圣上的重托。”
皇上略略点头,让郑荣光和刘安退下了。
二人出宫后,郑荣光让刘安回府等待,他还有要事需要办理。
刘安千恩万谢地走了。
两日后,一位身着青罗衣,头戴斗笠的男子,骑着快马向东城门冲来。
他手持令牌,打马如飞。
过往的百姓纷纷避让,城门官呆若木鸡似的看着马上的男子。
直到他的身边卷起一股疾风,才从失神中醒转。
望着绝尘而去的铁鹰,百姓们议论纷纷。他们很是好奇,究竟是何人,胆敢在天子脚下如此的恣意妄为。
城门官摇着头说道:“你们不知道他是谁吗?他可是威震十三省的第一名捕铁鹰。”
在众人的猜测中,铁鹰已经解马来到了刑部尚书的府上。
郑尚书请铁鹰到后堂叙话,他将皇上的意思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
铁鹰与郑荣光经过一番交谈,他从中了解到,郑尚书对于刘尚书遇害也只是粗浅的认知。
铁鹰认为,眼下只能再到现场勘验,否则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据越来越难以搜集,对于破案缉凶将非常不利。
想到这点,铁鹰起身向郑荣光告辞。
郑尚书饱经沧桑的脸上,流露出坚毅的神情。
他拍了拍铁鹰的肩膀,示意铁鹰放手去做,遇到任何的艰难险阻都会全力支持。
现在铁鹰来到了刘府,他拜见了刘夫人,说了些安慰的话语。
刘夫人请铁鹰无论如何,都要为她家老爷报仇雪恨。
铁鹰攥紧了拳头,请刘夫人放心。
与刘夫人交谈后,铁鹰又找来刘安,向他询问当日事发的情况。
因为并未听到任何的声响,所以刘安当然不可能知道刘尚书遭遇到了歹人。
从这一点分析,铁鹰也就理所当然地清楚刘安也没有与刺客打过照面。
铁鹰心想:看来有必要到书房查看查看。
铁鹰在书房仔细搜索,不放过任何角落。
现场除了书案上那片早已凝固许久的血迹外,再没有什么有价值的证据。
凶手的歹毒狡猾,令铁鹰感到案子十分的棘手。
正当铁鹰一筹莫展的时候,他发现地上有些许的土沫。
铁鹰拾起土沫,用手指捻了捻。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