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头山之战后已经成为朱和墭最新任的大弟子的锦衣亲军左镇总兵赵鸿逵,现在正在第一线的一处炮兵阵地上,亲自掌握着配属给他的二十二门三斤炮。
炮垒前面竖着木栅栏,木栅栏前面还有篱笆遮挡,前方的敌人很难看清篱笆后面是什么?不过赵鸿逵却可以凑近篱笆,透过篱笆间的缝隙往外张望,看清楚越走越近的敌人。
这些敌人都是绿营兵,走在前面的是盾车,盾车后面是鸟枪兵,扛着点着了火绳的鸟枪,组成了三四排的横队,哆哆嗦嗦的向前走着,但是也没有人开火滥射,纪律不错啊!
跟在火枪兵身后的应该是弓箭手和长枪兵,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几排长枪的枪尖指向天空,在东方射来的朝阳底下闪着刺眼的寒芒,再后面就看不太清了。
当盾车被推到距离明军炮兵阵地三四十步开外的时候,清军的军阵后方忽然响起了一阵呜咽的号声。然后就看见所有的盾车都同时停止了前进!
在盾车停止前进的同时,清军的火枪兵队伍中就竖起了一面面的大旗。接着赵鸿逵就看见每一面大旗都引领着数十名火枪手拥向一处处盾车之间的空隙处......
赵鸿逵这个时候知道不能再等了,于是猛地推到了靠在木栅栏上的篱笆,然后举起一面红旗,又重重挥下:“放!”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早就准备就绪的一名炮长就点燃了位于大炮尾部火门处的火绳,火绳转眼就燃烧殆尽,并且将火苗送入炮膛。炮膛内丝绸药包中的黑火药瞬间被点燃,爆燃的火药释放出巨量的气体,推动着帆布外壳的霰弹以极快的速度冲出炮膛。
帆布霰弹壳在冲出炮膛的瞬间就碎成了布片,被其包裹的铅弹散开成了一大团,呼啸着扑向三四十步外的盾车和人群!
而这门被赵鸿逵亲自控制的三斤炮开火所发出的轰鸣和烟雾,也是另外九门(还有一些火炮因为处于明军阵地的中央,够不着敌人)可以够得着敌人的三斤炮开火的信号。只看见一块块遮挡大炮的篱笆被推倒,九门野炮亮出炮口,一条条火绳迅速燃烧,每个炮口都喷吐出了火舌!
每一道火舌,都化为了数十枚致命的铅弹,在火药在炮膛内爆燃所产生的巨大推力下,如闪电一般扑向前方的人群和盾车。
猥集在盾车之间的清妖火枪手们还没来得及打出他们的第一枪,就这样被密集的铅弹给击中了,抖动着倒下了一大片,惨叫声也不可遏制的响起。随着隆隆的炮声不断响起,清军阵前横七竖八,到处都有一头栽倒的人。还有不少盾车也被飞舞的铅弹打中!看着挺结实的木板往往被一击而穿,而且还额外带起一片片的碎木屑,打在了盾车后方的弓箭手身上,又是惨叫连连。
不过眼下这个年份的清妖绿营兵和汉军还是有一股子狠劲儿的,哪怕挨了炮轰也不肯后退,而是在军旗的指挥下,发枪反击。摆在盾车后面的弓箭手,也开始拉弓射箭,将箭镞一波一波的射向明军阵地。
遮挡在明军火枪手阵地前的篱笆也被推翻了,一支支斑鸠脚火枪被架在了沙袋上,开始用“三段击”的战术,一轮轮的发射一两多重的铅弹——这斑鸠脚火枪虽然发射起来比较麻烦,也不方便携带,但是打出的弹丸却威力十足!用来对付盾车那是再好不过了!
所以大部分的斑鸠脚火枪都瞄着盾车打,沉重的铅弹不仅可以轻易穿透盾车,而且还能激起一蓬蓬的碎末块,四下飞扬,打得不少盾车后方的清军弓箭手头破血流。
而最后开始发威的,则是由各营直属炮兵领的臼炮发射的超口径开花弹!
明军营属的“二炮兵”装备的是曲射的臼炮、梢炮和火箭炮,所以被布署在己方步兵阵地的后方——就是镇属大炮兵在第一线当机枪用,营属二炮兵在步兵后方当迫击炮用。
几十枚看着跟铁锤差不多的超口径开花弹被黑火药“崩”出了炮膛,在空中划了个弧线,然后就大头朝下,往前方的清军人群中落下了。
现在发射的超口径开花弹已经是第二代产品了,弹体后方加装了可以用来稳定弹道的尾翼,炮弹使用的引线也进行了改进,换成了浸润了糖药的棉线,燃烧的速度比较稳定。
也就是说,这批超口径弹打得更准,炸得也更猛了!
只看见清妖密集的队列当中,突然就腾起了一团团的烟柱!每腾起一团烟柱,穿着灰蓝色布甲的清军人群当中就会出现一个缺口!弹片四下呼啸飞舞,每一声爆炸,就腾起一团血肉。
清军的伤亡毫无疑问是巨大的!
如果换成了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