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镇,阳和卫城里,虽然大雪纷飞,不过阳和卫城内的边军还是按时出操,正在不停的操练着。
校场上,校台上一个高大的身影上半身赤膊,手持一把约七尺长的大刀在雪中挥舞的虎虎生威,每一次挥动,甚至能听到一丝丝的破空声,上下跳动之间,连校台上的木板都承受不住,咔吱咔吱的不停响动。
就连台下训练的兵士们看着台上之人的武动,眼神中都充满了敬畏。
这么重的砍刀,配上这强劲的力道,这武艺,恐怕没几个人敢轻易近身了吧。
不一会,一名身穿甲胄的边军飞快的朝着校台跑了过来,气喘吁吁的站在校台台阶上,不敢上前。
过了好一会之后,校台上之人才缓缓停了下来,整个上半身变得通红。
他转过身,看向了台阶上的边军。
“军门,京师急报。”
说着,他赶紧将怀中的急报递了过去。
台上之人,正是总督宣大的卢象升,他接过急报,检查了一番密封是否完好后,便打开了急报。
刚看了几眼,卢象升便睁大了眼睛。
“看来陛下对于宣大的监视,还是不弱啊。”
“可如此一来,不知道对这小子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了。”
卢象升看完之后,摇了摇头,又拿起来看了看,最后叹了口气。
“不过这么多年了,陛下这还是第一次出京吧,不对,应该说是陛下从出生到如今,这还是第一次出京吧,这小子,倒有些能耐。”
卢象升苦笑了一下,他看了看天色,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对着台下大吼一声。
“散了吧。”
校场上训练的明军瞬间脸色大喜,不过他们可不敢一哄而散,而是在各自主官的带领下,有序的离开了校场。
而卢象升则是独自思索着什么,一小会后,身上的热气消散,卢象升感到有些寒冷时才反应了过来,连忙套上袄子,对着不远处的赵大海说道。
“传本督令,让宣大所有三品以上文武官员接到军令后立刻赶到阳和来,本督有要事交待。”
“另外,让周建安那小子抓紧来一趟。”
“遵令!”
赵大海双手抱拳,缓缓退下。
而此时的周建安,则在热气腾腾的匠作坊里,不停的忙碌着。
“铳筒,必须从根头起,至一尺二三寸处一般厚,方为适宜,缘火气从此举发,此处固住,往前自然直走,永无迸炸之患!”
“铳成之时,先将铅弹试口大小,口容铅弹一钱,用药一钱。弹重则随弹加药分数。临阵要狠,弹重一钱,加药二分......”
周建安一边忙碌着,一边重复着他在军器图说上背下的句子来。
自从燧发枪做出,周建安这些天是一直泡在洋河堡的匠作坊里,跟着这些铁匠们一起尝试着改进燧发枪来。
对,没看错,是改进。、
燧发枪的第一把样枪虽然效果还不错,不过周建安作为用枪高手,还是发现了一些小问题。
首先就是装弹的问题,由于铳管的限制,装弹十分的困难,不过在周建安想到了用油脂浸泡的方法后,这个问题便完美的解决了。
而关于这个问题,周建安还想过后装填,不过当询问了老钱等人以后,直到这个方法暂时是行不通的,因为最大的问题 便是气门关合。
这个时代可不像后世,直接器械化才操作,做出来的东西都有模板,材料也有非常多的种类,气门这种事,简直就不是事。
可在这个时代,光是气门就是一件让人非常头疼的事,气门是什么,比如你将弹药倒进去以后,引爆以后要保证爆炸空间内完全封闭才行。
所以这个问题暂时就搁置了。
而还有的问题就是装火药的问题,周建安发现,每一次装填火药,都需要靠铳手的经验进行装填,有的时候会少,有的时候会多,在手忙脚乱之下,更是有可能直接掉落。
又或者下雨时,在装填的过程中,很容易打湿失去作用。
所以周建安想了一个办法, 也不叫想办法,他是利用后世的一些见解,提出的一些建议。
例如将火药和铅弹分别装到一个硬纸壳内,每一份的纸壳内装着的都是相同分量的火药,需要用的时候只需要咬开纸壳,将里面的火药倒入枪管就行。
这个方法对于目前的洋河堡来说,问题也不大。
另外还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