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王时雍等四个人,与金人互相勾结,商议废掉赵氏,胁迫两位皇帝出郊北迁,又接受张邦昌的伪命为执政大臣,他们其实为罪魁祸首。”宋帝赵构无奈之际,于是就把王时雍移到高州安置。
吕好问和高忠义劝阻李纲说:“现在王业艰难,正是纳污含垢之时,你猛然绳以峻法,大家都害怕不敢来了。”李纲根本听不进去。
高忠义说道:“前多年,蔡京父子执政,贬逐良臣,纠集和尚道士充斥朝廷,风气大坏。宫廷上下昏庸奢华,腐化堕落,导致民不聊生。你初来乍到,不要树敌过多。现在要立即改变起来很难,还是先立规矩,尊崇儒士,提倡礼义廉耻之道,才能慢慢纠正过来。”
,!
李纲说道:“前几年以来,朝廷不再崇尚名节,因而这些士大夫寡廉鲜耻,不知君臣之义,靖康之祸,许多大臣视两宫播迁的皇帝皇后娘娘如同路人,然而仗节死义的人,在朝廷内的惟有李若水,在外的惟有霍安国,其他的再没有听说还有谁。要改变这个大势很难,因此必须拨乱反正,大力重用一些忠勇之人,逐斥一些奸佞小人,恢复朝廷正气”。
于是,李纲上奏朝廷,以宗泽为延康殿学士、开封尹、东京留守;以王渊为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以朝请大夫、提举陕西常平公事郑骧,除直秘阁、知同州兼沿河安抚使;通判京兆府曾谓为陕西转运判官;以张浚为殿中侍御史。
李纲看到宋帝赵构如此依靠和信任自己,感激涕零,顿首泣谢再次上奏说:
臣愚陋无有所长,荷受陛下知遇,然而要求微臣今日扶颠持危,图取中兴之功,在陛下而不在微臣。臣以前没有在左右伺候圣上,陛下也不熟悉微臣,现在却首加识擢,付以宰柄要职,像我这样的才能怎样才能仰副框图大任责成的美意呢?然而常言说“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臣孤立寡与,始终牢记着管仲所说的害霸之言(昔管仲对桓公曰:“宫中之乐无所禁御,不害霸也;举贤而不能任,此害霸也。”),留神于君子小人之间,使得臣以尽志毕虑,虽死无憾。当年唐明皇准备让姚崇当宰相,姚崇提出了十件要事,皆击中一时之病。今天微臣也以十事仰干天听,陛下认为它们可以实行的,赐给大臣施行,臣才敢受命任职。
第一条是国家大政方针。自古以来,中国统御四夷,能守而后可战,能战而后可和,而靖康年间这些全部丢失了。今天想战则准备不足,想和则不可能。莫若先求内自治,专门以守为策,等到我们政事修好,士气大振之时,然后可以商议大举征讨之事。
第二条是巡幸之事。圣上的车驾不可不到京师,见宗庙,以安慰首都京城民众的心情,即便是这里不可作为首都长久居住,也可以作为巡幸之路去一趟。以天下形势而言,我认为作为首都,以长安为上,襄阳次之,建康又次之,都可以让当地官员提前准备一下。
第三条是关于赦令的。以前祖宗登极赦令,都有固定的样式。前日圣上登基后的赦书,那是以张邦昌伪赦书为模版起草的,比如“赦恶逆及罪废官尽复官职”这一条,真是泛滥不可推行,应当全部改正,按照法律规定去执行。
第四条是关于僣逆的。张邦昌为宋国大臣,不能临难死节,而挟金人之势易姓改号,应当按照法典进行正法,垂戒万世。
第五条是关于一些朝臣接受张邦昌伪命的。国家遭遇大的变故,很少有仗节死义之士,而受伪官以屈膝于其朝廷的人,不可胜数。当年唐肃宗平定乱贼,对于接受伪官的人以六等定罪,应当效仿唐肃宗那样去做,以鼓励士人之风。
第六条是关于议战的。现在军政久废,士气怯惰,应当制定新的纪律,信赏必罚,整顿军队士气。
第七条是关于议守的。目前敌情狡狯,变幻莫测,金人回去把金钱挥霍完毕之后,势必又来侵略,应当在沿河、江、淮措置控御,以扼其冲。
第八条是关于朝政的。现在政出多门,纪纲紊乱,宜一归之于中书省,加强朝廷的集权权力。
第九条是关于长久任职的。靖康年间提拔、贬斥进退大臣过于轻率,一些大臣才任职不久,功效还没有显露出来,却很快把他免职了。应当在选拔的时候谨慎一些,任职后就信任他,给他一定的时限,让他作出成绩。
第十条是关于修德的。圣上如今登基不久,始膺天命,应当更加学修孝悌恭俭,以负四海之望,而致中兴国家。
第二天,皇上把李纲的十条建议中的八条颁布在朝廷大堂上, 宋帝赵构为了缓和大臣之间的矛盾,就把僣逆、伪命两条没有颁布。李纲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