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八零电子书”最新网址:https://www.80txt.net,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新八零电子书 > 历史军事 > 逆天铁骑 > 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

第483章 救援高阳(五) (第1/2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怪物大师:鉴道之证 寒门书生:出门捡个便宜小娇妻 霸唐:日不落帝国 我在火影里有写轮眼 三国之土豪家的傻儿子 夜心重生记 玄德至水浒 打破宿命:混乱的双穿狗血剧 穿越之我来拯救大宋 我黄门红棍,权倾朝野很合理吧? 救命!她们怎么来现实了 潜影者 本草纲目之药食同源 开局明末战场,首秀三连杀 大宋异姓王 双穿大唐:小兕子不想肥家 热血:缔造最强不良时代 快穿之反抗命运的我满身反骨 皇后让我别再来了 崇祯:30年不上朝

蒙古轻骑兵在马槊铁骑撞击之下,就像是被铁锤砸中的鸡蛋一般纷纷碎裂。

一千马槊铁骑从两翼突出之后,凭借着藤甲轻便和乌珠穆沁马耐力和速度兼备的优势,马槊铁骑并没有一味的追杀蒙古人,而是绕了一个半圆穿插到蒙古人的后侧,同己方的重骑兵形成了夹击之势。张炜这支五百人的马槊铁骑,牵制了一支千余人的科尔沁蒙八旗骑兵。李国栋那边的五百槊骑,也牵制了一支八百多人的蒙八旗骑兵。

这种以两支重骑夹击蒙古轻骑的战术,李国栋也是向大金国学来的。当年女真重骑兵如何攻击蒙古轻骑兵,给李国栋上了一课。现在他的重骑兵已经学会了当年女真重骑,也就是现在满八旗重骑对付蒙古人的战术了。

“杀!”中路邬福贵的白蜡杆长枪往前一指。

一千七百重骑兵突然往两翼散开,往那一千八百被马槊骑兵牵制住的蒙古骑兵撞了上去。

被前后夹击的科尔沁蒙古骑兵进退不得,躲又躲不开,战又战不过,只能硬着头皮提升马速,挥舞着弯刀,嘴里发出怪叫声,迎着冲来的明军重骑冲了上去。他们是不敢去冲马槊重骑,那些骑兵太怪异了,手中的“长枪”近两丈长,而且可以重复使用,一般骑兵的骑枪不是一次性用品吗?用完就断了。这些骑兵刀枪不入,可是战马奔跑的速度却不输给蒙古轻骑兵!

即便是上好的乌珠穆沁马,载着一名重甲骑兵,速度也不快啊,可是那些明军的铠甲看起来十分轻便,一点不影响战马的速度。更可怕的是他们手里的“超长枪”都在,向一群手持“超长枪”的骑兵发起冲锋,岂不是自寻死路?

所以科尔沁蒙古骑兵选择了向那些手中只有短矛和三眼铳的明军骑兵发起冲锋。

一声巨响,大明重骑撞上了蒙古轻骑兵,冲在前面的明军重骑兵每个人手里拿着一根短矛,撞上蒙古人之后,这种没有铁制矛头的短矛矛杆纷纷折断,明军骑兵及时松开手,丢掉折断的半根短矛。被撞中的蒙古人像是断了线的风筝一般往后飞了出去。

蒙古人的弯刀也趁势劈在明军身上,锋利的弯刀同铁甲碰撞,喷溅出一阵火星,明军重骑兵毫发无损,只有几名倒霉的明军重骑兵战马被蒙古人的战马直接撞上,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落地的明军骑士就地打了几个滚,躲避过蒙古骑兵的践踏,随后便跳上了一匹无主的战马,策马疾驰,跟着大队伍撤离。

丢掉短矛的明军重骑兵从背上取下狼牙棒、大斧、钉头锤等各种重兵器,抡圆了往蒙古人身上招呼过去。这些能够破甲的重兵器打在只有薄甲的蒙古人身上,就是铁锤砸鸡蛋,击中就是秒杀。蒙古人的弯刀对他们一点效果都没有。

而邬福贵的白蜡杆长枪,也是属于一种可以重复使用的马上长兵器,他冲入蒙古人阵型中,一枪一个,连连把蒙古人挑落下马。

有的蒙古骑兵连人带马被撞倒,明军重骑兵没有停下来,而是驱动战马从蒙古马的尸体上践踏而过,铁蹄所过之处,肠穿肚烂血肉横飞。

转眼之间,一千八百蒙古轻骑兵就全军覆没,只留下满地人尸和马尸。

“这支明狗尼堪重骑兵,居然把我们满洲人的重骑战术都学会了!”阿巴泰亲眼看到三千余转眼之间就被打得落花流水,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追上去!不能放过这些明狗尼堪!他们是我大清的祸害!”

五千清军重骑兵提升马速,趁着明军重骑同蒙古人交手而减慢速度的机会,从后面追赶上去。未被歼灭的蒙古轻骑兵散开了,从两翼不断的骚扰明军重骑兵。蒙古人并不靠近,只是在二十步外射箭骚扰。

李国栋大喊道:“不用搭理蒙古鞑子,我们只管往北撤退!”

明军重骑兵不顾蒙古人的骚扰,拼命的撤退。这时候若是去搭理那些讨厌的蒙古人,那么就会被后面的清军重骑兵追上。李国栋心里清楚,自己的两千七百重骑兵,还没有能够击败五千清军重骑兵的能力。若是陷入重围,只能是自己的骑兵全军覆没。

这两千七百重骑兵,马槊骑兵的战斗力最为强悍,一个可以顶一个半清军重骑;而其余的重骑兵对上清军重骑兵,战斗力也就是一比一。更何况还有边上袭扰的蒙古人,所以绝对不能落入包围圈。

不过明军也不是单纯的撤退,混在重骑兵中的夜不收不时射出一支羽箭,把走马灯一般围绕在周围乱喊乱叫的蒙古人射落下马。李国栋等人也是接连拉开弓箭,每一支箭矢射出,都有一名蒙古人惨叫着从马背上跌落下来。

李国栋知道,只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守护在封神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