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怀信心,一心想报效朝廷的李毓昌,风尘仆仆地来到了双阳县。
到了之后,李毓昌稍作休息,很快便投入了查赈工作之中。
为了更加准确地了解朝廷赈灾款项的使用情况。
李毓昌亲自带人深入乡间村落。
每来到一个村,必然会亲自前去每一家民户。
去落实该民户家中人口,同时落实是否领取到了赈灾款。
这样做虽说很累,但好处就在于,可以详实地知道有没有民户没有领到赈灾款,同时也能知道赈灾款有没有被冒领。
总之,李毓昌就这样不辞辛苦地挨家挨户调研赈灾情况。
看到朝廷的钦差大臣为百姓奔走,很多受灾的群众拉着李毓昌的手,流着泪求道。
“大人,救救我们,孩子几天没一粒米下肚,天天吃野菜和草根,饿的昏睡。”
“大人,帮帮我们。”
李毓昌难过的对百姓们说道。
“我受朝廷、受女皇委派,就是为了解决大家的困难。大家不要担心,国家心系百姓,始终和大家站在一起。。。。。。”
老百姓泪流满面大呼。
“女皇万岁。。。。。。”
很多百姓把仅有的一点口粮要招待李毓昌。
李毓昌对百姓们说道。
“乡亲们,我来,不拿你们的一针一线,更不能吃你们口粮。你们不用担心我们,我们带有干粮。”
他的公正和廉洁,让当地老百姓均称呼他为“李青天”。
随着他的调研,他发现了不少问题。
那就是双阳县的官员,借赈灾之机,克扣和冒领赈灾款的问题十分严重,甚至达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
看着受灾的群众居无定所,食不果腹,李毓昌气的大骂这些贪官。
“猪狗不如的东西,禽兽。。。。。。”
李毓昌仅仅调研了两个乡,就有诸多此类问题。
这就说明,双阳县令王伸汉贪墨已经是板上钉钉。
调研快结束时,李毓昌把调研的结果汇编成册,写好奏疏,准备打包一起上奏女皇。
他这样做,无疑会要了王伸汉的命。
如果李毓昌的奏疏真的递了上去,王伸汉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得到风声的王伸汉如坐针毡,急的团团乱转。
以前雄帝主政时,为官者简直就是土皇帝。
如今,新皇主政,形势不妙。
此时的王伸汉,怎么甘心坐以待毙呢?
他开始想办法,可有什么办法如何不让李毓昌上奏此事?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他决定用比较稳妥的办法,把李毓昌拉下水。
想到此。
他派人以核对账目为由,把李毓昌‘诓骗’至自家府中,并提前准备了丰盛的酒菜。
李毓昌不疑有他,坦然自若赴宴。
等李毓昌到了之后。
随着酒过三巡、菜过五味,王伸汉的真实目的便露了出来,他对李毓昌说道。
“大人,你我即为七品芝麻官。
像你这样不辞辛苦地查访赈灾款项,完全是不懂‘做官的诀窍’。
不仅辛苦,同时还是‘慕虚名而失实惠’,不是为官之道呀。”
王伸汉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希望李毓昌‘三思’,说白了就是想拉李毓昌下水,与他一起同流合污。
也只有这样,才能让李毓昌不再锲而不舍地追查赈灾款项被挪用克扣一事,而最终保住他王伸汉的乌纱帽与性命。
对于王伸汉的暗示,李毓昌当然明白他想干什么。
不过,刚直的李毓昌不仅没有同意,并当场勃然大怒。
他指着王伸汉的鼻子愤怒的说道。
“为官之道贵在清廉,攫取饥民之口食、非民之父母之所为。
对克扣赈银之事任公自为之,在下实不敢自污以欺天,然我必呈之上台,以救生民于水火,以正朝廷之律令!!!”
说完这些,李毓昌愤然拂袖而去。
而他的离去,让王伸汉知道,拉李毓昌下水与自己同流合污的计划,已经是行不通了。
事已至此,又不能不去处理。
不然李毓昌的折子一旦递交上去,新女皇,新律法,贪万两就的人头落地,如此铁腕惩治贪腐,可真的会要了命。
一想到此,王伸汉心惊胆战,全身出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