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一月之后,两人到了江陵,恰是大雪那日。
&esp;&esp;是时乱云垂暮,风催天寒,然并未落雪,听舟渡的老翁说,今冬是暖冬,雪来的晚,郎君若要观雪,还须等上半月。
&esp;&esp;因着天寒风急,两人只在正午时去深街窄巷中走一走,其余的时间都躲在客栈里,围着红泥火炉煮茶,一晃便是数十日过去。
&esp;&esp;这日午后,风荷裹着毛茸茸的青色斗篷从外面回来,扑进卫漪怀里,她抬起头,眸中若有繁星,惊喜道:“哥哥,方才我听楼下的一位阿嬷说,城东有家医馆的老大夫,弘化年间曾在宫中任太医令,那他岂不就是师父的师父,是我的师公?”
&esp;&esp;他乡遇故知,可真是一件喜事。
&esp;&esp;卫漪见她神采飞扬,温柔地牵住她的手,道:“也是我的师公。”
&esp;&esp;“事不宜迟,我们现在便去见他!”
&esp;&esp;风荷拉着他,风风火火地赶往城东,拜见过那位老大夫后,风荷欣喜问道:“老先生在宫中医署时,可认得一位名唤关遥的女医?”
&esp;&esp;那苍颜白发的老者闻言似有一丝慌乱,不知该如何作答,风荷心一凉,复又问道:“先生是弘化几年的太医令?”
&esp;&esp;他喏喏不答,风荷心下便了然——这哪里是她的师公?分明是个骗子!
&esp;&esp;当即转身便走,她气愠心燥,步子迈得急,险些撞到旁人,卫漪连忙轻声去哄:“女郎不气,我们再不见他了。”
&esp;&esp;风荷委屈,“哥哥,方才我是真的很高兴,我还想着,若能给师父捎一封信回去,她一定也高兴,谁知竟是个招摇撞骗的!”
&esp;&esp;她神情低落,伸出双臂,可怜兮兮道:“哥哥,我好难过,抱抱我吧。”
&esp;&esp;卫漪再顾不得旁人的眼光,将她抱住,“不要怕,我会一直在。”
&esp;&esp;卫漪背着女郎离开了医馆,来时天尚晴,这时却飘起了软白轻絮,冬宜密雪,有碎玉声,日暮天寒,长街两畔门扉禁闭,青石上留下浅薄的行人足迹。
&esp;&esp;风荷把斗篷往两人身上裹了裹,喃喃道:“没关系的,哥哥,江陵还有好多医馆,我们去别处,一家一家地看,还有好多,好多呢……”
&esp;&esp;十二月初,寻遍江陵,未果。
&esp;&esp;往洛阳,又一程风雪,未果。
&esp;&esp;遂辗转至汴京。
&esp;&esp;—
&esp;&esp;舟车劳顿,风荷在汴京的客栈睡了两日,才略养足了些精神,明瓦窗外风雪声簌簌,卫漪还在她身边睡着,风荷去摸他的脸,顺着眉骨,向下,触到一片潮湿。
&esp;&esp;小笨蛋,你又在偷偷哭了。
&esp;&esp;她想起许久前的那个秋夜,他吻着她的眼睛,声音哽咽,一遍又一遍地说:“姐姐,我会让你看见的……”
&esp;&esp;这小郎君,好笨,以为她睡着了,才敢将心事说出来。
&esp;&esp;彼时她的耳朵还只能听见一点声音,忽近忽远的,似是在窗外,似是在帐中,又好像和满帘的馥郁花香混在一起,成了一道瘦影,她只碰一碰,便觉满心酸涩。
&esp;&esp;山水重重,天高路远,从江宁到汴京,他寻遍四处名医来为她看眼睛,她却只想揉一揉他的脸,告诉他:小郎君,心病,也要治一治呀……
&esp;&esp;汴京风雪太盛,两人已无心再四处游玩,每日只待在客栈中围炉取暖。这日傍晚后,风荷实在无聊得紧,便提出要教卫漪写字,唤客栈小厮送了笔墨来,将透着竹香的纸平铺在案上,以镇纸压住。
&esp;&esp;风荷提笔蘸墨,侧首笑言:“你要先学什么字?”
&esp;&esp;“女郎的名字吧。”
&esp;&esp;“可真是巧,师父第一回教我写字,写的也是我的名字。”她说着,在澄白的纸上写下“关风荷”三字,字迹规整严谨,一看便知是关遥教出的风范。
&esp;&esp;风荷五岁时,师父便教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