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去了...就进去了...
阻截守城的王勋都蒙,第二天莫名其妙多了几千号援军,跟一个同样蒙的朱峦。
而朱厚照必须庆幸这会儿明朝军队,虽然呈现战斗力明显下滑的状态,但还是不弱的,毕竟,土地兼并还没到最极端的那个地步,底层士卒好歹都有口饭吃。
好歹没有家丁这种畸形的家仆式部队出现。
他这个皇帝的话,将官士卒还是认的,例如他的后手,张永、魏彬、张忠率领后续部队,抵达时间,抵达位置都没有出错。
这让他采取的前饵勾引,后添兵作战方式获得了成功。
既把达延汗的部队拖住了,又确保了战争胜利的基本盘。
而朱厚照本人,确实也不是什么凡俗之人,毕竟,根据他亲口讲的,我亲自干掉一个。
在参战人数超过十万的战争之中,作为统领者,做到亲手杀死一个人,在加上他军队调度,军令上没捅娄子,因此他在军事上的才能,是可以被肯定的。
正德皇帝年间的第二件大事,应州大捷,就这样结束了。
但余波呢?余波传扬的距离,可不会就仅仅只是被他调度的军队而已。
朝堂之上,文官们对于这个昏聩,不将社稷当回事的皇帝几乎愤怒到了极点,也失望到了极点。
不可否认,朱厚照这一仗打的漂亮,达延汗被打的落荒而逃,要不是天气风沙等不可控原因,还真可能就将这个数十年都来侵扰边疆的小王子人头给拿回来。
但,代价,代价实在是太过沉重了。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刘瑾当政,弘治一朝元老谢迁,刘健等被驱逐出朝堂。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刘六刘七造反,各地起义问题全然没见着皇帝有管控的意思。
为了得到这样一个结果,弘治中兴全数报销,本来他就是拿边疆无作为来换取的中原休养生息,现在呢?治理没有得到有效治理,打仗,还叫敌方头目跑掉了,歇个数年卷土重来,国朝还有那个经济实力再打 一回吗?
难不成在叫谷大用这种腌臜货色当一回政,捞一回钱,再叫你朱厚照去打一回来?
万一这次没那么幸运,或者出现了万一中的万一,你朱厚照折进去了怎么办?
你朱厚照死不死事小,我们朝臣之中,到哪里再去为你老朱家找一个于少保回来?
君臣之间的矛盾,似乎已经出现了无法愈合的裂缝。
就连杨廷和,与朱厚照之间的师生情分,似乎也因为这一次的“胡闹”而尽了。
在自己心爱的学生朱厚照喜滋滋向老师炫耀着自己阵斩一人的功绩之后,在杨廷和在恭喜自己的陛下亲手消灭一名蒙古军官之后,京城之中立刻宣扬出应州大捷为打败的消息,皇帝朱厚照听闻了之后,罢朝十日,以抗之。
就像是小孩子赌气一样。
民间上,因为粮食调度,税赋加赠,流民又多了。
起义做贼的也多了。
这些朱厚照既看不到,也不想看。
朝臣们其实也是既看不到,也不想看的态度。
看不见,就可以当无事发生处理,似乎是中原王朝数千年一路继承下来的上层人规矩。
反正死的不是他们就行。
现实情况就像是朝臣们所愤恨的那样,也不说千疮百孔吧,至少,很有一部分人,过的是民不聊生的日子。
土地兼并与流民问题,在正德年间终于达到了成正比的关系。
地主越有地,流民就越多。
可悲的是,流民与造反起义从贼之间的关系,与上述相同。
更可悲的是,江西地界还有个没智商,没胆量,没能力,没手腕的王室疯子打算造反。
最可悲的是,这个王朝,对于国家尚有强大的掌控能力,因此就连造反也是死路一条。
当前这个时期,世上几乎没有一丝空间可以被称呼为乐土。
也没一口喘息的机会,供给平民百姓,挣扎着求活,这便是皇帝与朝臣共同努力出来的结果。
非常讽刺的结果。
更讽刺的是,他们互相之间还要推诿着,但又一丝摆在他们面前的事实,他们都认为是对方的过错。
如果说这逼死人的世道有哪一处,可以叫人能活下去的场所,恐怕只能是安陆这个地方了吧。
工厂,作坊经过数月的修缮,已经可以被正常使用了。
最重要的春耕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