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升授他为昭信校尉,并保他为五军都督府都督佥事。
其他的将领,也有升赏,但他这几位相比,就差了不少。不过岳大人赏罚分明,也让众家头领说不出二话。尤其是岳大人不吝官位的赏赐,更令这帮人看到了希望,决定下次战斗,不必再刻意的保存实力了,自己升官重要,何必去在乎那丁点兵马,瞧瞧人家刘希尧,因为手下兵马死伤最多,还能混上昭信校尉,都督佥事,看来岳大人赏官,也是看谁的兵马真卖力。
投降被俘的流寇,岳大人也会安排,普通喽啰,直接安置到刘希尧、王国宁、贺一龙、高见的帐下,算是给他们补充兵力了。被俘的将领,除了张有义有立功表现,给授了官职之外,其他的,全部斩首示众,这就是对抗朝廷的下场。至于说罗汝才,他就更惨了,别看跪地乞降,还是被岳肃五马分尸,用人头号令三军,彰显朝廷威风。
,当初敷衍老子玩,现在被擒了,还想投降,好事岂不是都成你的了。
洛阳大捷,罗汝才被五马分尸,消息很快传遍整个河南。与此同时,岳肃又召集所有投降的流寇首领,告诉他们,准许他们去招安其他流寇,按招人数和势力计算,升授不同档次的官位。最少官升一级,要是招安的多,或加封更高的官位,或赏赐世袭的官位。
此一战结束,已然将河南的众家流寇震慑的够呛,不少在观望的,现在都打算投降了。岳肃这个指令一发出去,先前投降的众家流寇头领,借着大胜之威,好似传销一般,开始拉拢其他流寇势力接受招安。
就因为招安,流寇首领之间,甚至还产生了矛盾。比如说,大天王高见与混世王在拉拢射塌天李万庆的时候,就产生了不少的矛盾。两个人都想招安李万庆,这样可以算作自己的功绩,从而得到封赏,有人抢买卖,自然不高兴。明里暗里,争来争去,最后高见成功招安了李万庆,混世王对这两人,产生了极大的不满。…,
这是岳大人想看到的,绝不能让你们流寇之间,连成一气,最好互相有些矛盾,也方便我制衡。还有,后期受招安的流寇,岳肃开始说是只给参将,可架不住招安他们的人,纷纷求情,希望给授给副将,岳肃故意卖给他们面子,顺水推舟,也就给了副将。
一番招安下来,归顺朝廷的流寇是越来越多,在河南境内,除了李自成之外,没用一个月的时间,几乎全部归降。不用说官兵的数量,光是流寇的数量,就有四十多万。这已经多过李自成的兵力。不过,这些流寇的兵马,质量实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还扶老携幼。对于老幼,岳肃只有一句话,发到陕西种地去。
陕西?
陕西不是还在李自成的手里吗?
那是一个月以前。在岳肃攻陷洛阳之后,司马乔禹带着洛阳大胜之威,对潼关发起总攻。火炮这方面,岳大人有的是,随便从战船上拆点下来,就足够用了。
一百五十门大炮拉到潼关下面,一顿猛轰,就把潼关的流寇轰得七荤八素,官兵趁机攻城,很快就杀进城内。司马乔禹带来的兵马,都是宣府边军精锐,战斗力比这些流寇不知强上多少,入城之后,杀得流寇是人仰马翻,很快夺下潼关。
拿下潼关,司马乔禹命闻铁成率领五千人马镇守潼关,自己亲率主力人马杀往长安。
李自成当初虽然攻陷长安,并在长安称帝,可留在长安的兵马,实在不是特别多,而且陕西的地盘,也没有全部拿下,曹变蛟与左良玉的人马还在甘肃那里伺机而动。眼下司马乔禹带大兵杀来,二将认为时机已到,立刻率军前来襄助,联手收复长安。
夺回长安,再要收服陕西,不过是弹指之间。岳肃下令,命司马乔禹与曹变蛟速速夺回汉中,以防止张献忠的人马从四川窜入陕西。左良玉的人马,则是尽快肃清整个陕西的流寇。
整个陕西也没有多少流寇,所以肃清很是容易。
岳肃现在,让流寇中的老弱返回陕西,陕西境内的土地,几乎都没人种,而且还没主,这就好办了,直接大面积屯田。岳肃又加封闯塌天刘国能为陕西总兵,反正陕西的总兵多,也不差你一个,你负责押解那些老弱回陕西,组织屯田。至于救济粮食,只能让山西方面的安民米行帮忙调些粮食过去,算是朝廷买的。
虽然调去的粮食,未必能让人吃饱,但是土地是实打实的,耕种的第一年,除口粮外全部上交朝廷,第二年就是你的,且三年内不用纳粮,等到三年之后,再向朝廷交税即可。这个做法,令不少百姓都欢欣鼓舞。
万事俱备,岳大人的下一步便是对李自成部进行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