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在老家混的还不错的有钱人真在京城定居后,才知道自己家的那点儿家财在京城什么也不是。
而且京城里当官的,跟当官的有关系的有的是,京城根本不像他们想象的那么好混。
尤其是经商,能在京城做买卖的哪个背后没个靠山,当然,街边摆摊儿卖馄饨的不算。
沈家在这段时间里,更是明白了什么叫在京城做买卖你得有关系的这个道理。
想他们沈家在临河县也算的上是大户人家,走到哪儿就没有不给面子的,来了京城虽说不至于受人白眼,但是也没人拿他们当什么,一家子都难受得很。
到了买房子的时候更是知道了自家几斤几两,位置尚可,能容纳一家人还有带来的所有仆人的一间不大的宅子都要几千两。
虽然沈家有些家底,但是在京城样样都要银子,只出不进,长此以往可不成。
沈家的那几个出了五服的亲戚是靠不上,只有沈夫人的表哥张长瑞表示能对他们庇护一二。
帮着他们在西市找了个位置好的旺铺,又牵线搭桥让他们可以在京城继续做老本行开布庄,只不过没有在老家时做的那么高端。
张长瑞在太府寺任职市令,是个从六品的官,日常的职责也就是协同管理东市,西市,监管管理各种买卖活动,所以给他们行这个方便算是毫不费力。
不过虽然对张长瑞来说是毫不费力,两家也是亲戚,但是亲兄弟还明算账呢,要是没有他,沈家想在那么好的地段开布庄可不是容易事,他收些辛苦费也是应该的。
再说了,要是没有他护着,这买卖也干不久,所以拿沈家纯利润的七成不过分吧!这沈家还得谢谢他了。
不过在沈家众人见识了京城的奢靡繁华,还有比在他们临河县那种小地方更严重的拜高踩低之后,更坚定了他们要留在京城,过上人上人的生活的决心。
而且一想到现在景国正在打仗,沈老爷就忍不住自夸一番,自己真是眼光独到,够敏锐,虽然都说景国肯定能胜,但是以后的事儿谁知道呢,反正待在京城肯定是最安全的。
沈静玉之前在临河县时就最爱锦衣华服,珠宝首饰,胭脂水粉之类的,到了京城逛了各种成衣铺子,珠宝铺才知道自己以前穿戴的都是些什么破烂儿玩意儿。
虽说现在买不起,但是她也喜欢逛,逛的时候就会幻想等自己嫁个京中的有钱人或是当官的,这些好东西不就都是她的了。
这天,沈静玉又带着沈静心还有丫鬟出门逛街,来到了据说是京城最高档的珠宝铺玲珑阁。
玲珑阁很大,珠宝首饰也很多,按照珠宝等级的不同也分出了各个区域。
店中小二每日见来往的客人见多了,一打眼就差不多知道进门的客人是什么档次的,买得起什么样儿的东西。
沈静玉,沈静心姐妹俩本来在小二心里的档次是五十两到二百两之间,但是沈静玉一进门就颇为傲气的说让小二只管把好的拿出来瞧瞧,小二便把她们带到了一百两到三百两的区域。
随后便拿出了一个锦缎托盘,托盘上摆放着一个个的首饰盒,盒中是各种翡翠,金银,宝石,玉石,珍珠首饰….
每一个都做工精美,看得姐妹俩真是哪个都喜欢。
沈静心忍不住拿起一对珍珠耳环说:“三姐,你看这对珍珠耳环实在太漂亮了,不光珍珠的光泽好,还有它周围这圈花瓣形状的黄金绕丝,好像是盛开的花将珍珠包裹在中间,真有巧思。”
沈静玉瞥了一眼,不屑的说:“小家子气,这支金簪才好看了,簪头雕刻的梅花跟真的似的,还有花蕊中间的黄宝石晶莹剔透,黄金配上宝石才叫华贵呢。”
沈静心心中不悦,但还是拍着马屁,“还是三姐你眼光好,这金簪确实比珍珠耳环好看多了。”
一旁的小二适时的插话,“两位小姐的眼光都好,这位小姐皮肤白皙,带上这珍珠耳坠更衬肤色,旁人带上肯定没有您这么合适。”
“这位小姐雍容大气,气质高贵,确实与金簪更相配,这支金簪可是京城当下最时兴的款式,素雅又不失高贵。”
几句话说得两姐妹都舒坦的很,尤其是沈静玉平时就自诩高贵,此时昂着下巴问:“你倒是会说话,这两款首饰都多少银子?”
小二也看出这两位小姐里是沈静玉做主,殷勤的说:“这支金簪二百八十八两,这对珍珠耳环一百九十八两。”
“您二位都是头回来,小人报的直接是最低价,也是拉您个主顾,我们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