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工读学校每年招生一次的安排不能满足要求,所以他考虑改为一年招生两次,每年春天一次,秋天的一次,有关在春天招生的消息早已放出去,如今到了动手之时了。现在的招生标准其实很简单,能够达到小学毕小水平的就可以进入他的学校,如果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的话,那么也可以进入学校的预科班进行学习。
关于招生的事计划有了,但是相关的问题不少,缺少合适教师的问题还好办,现在各地到边区来的青年学生多,招几个人真不难。但是住的地方成问题,教室与宿舍都不够用了,他手中的钱也是问题了。但是不管怎么样困难,这招生计划不能废了。这边刚考虑招生考试的时候,那边金副局长竟然找上门来,居然为了工读学校招生的事。
金副局长今天来可不是没事遛弯,他这次来是专门和刘一凡商讨工读学校的事情的,现在边区各方面都需要人才,尤其是理工方面的,刘一凡的工读学校是边区少数可以培养理工人才的地方,自然需要多加关注。
这次与刘一凡谈话的时候,金副局长主动提出工读学校应该成为边区教育体系的一员。那么这个招生考试由边区教育部门来负责,不必让刘一凡自己来办,而且边区会为工读学校提供各种方便与支持!
于是刘一凡问题,“我缺少教员,能解决吗?”
金副局长答复简单:“这个没问题,既然是教育局下属,那么自然要派人了。”
刘一凡又追问道,“缺少经费呢?”
“直接给多少经费不敢说,但是教员会有正式的编制,工资待遇由教育局负责,”金副局长接着说,“你的负担可以减少很多的。”
金副局长的建议让刘一凡心里有点犯嘀咕,心说条件也未免太好了吧,这是唱的哪一出啊?所以刘一凡有点不安的问道:“这确实是雪中送炭的好事了,把工读学校纳入了边区教育体系之内,给经费和人员。这都是大好事。但问题是,我怎么有一种天下掉馅饼的感觉呢?”
“哈哈。。。。。。,刘老板真会开玩笑。”金副局长接着说:“自然要求是有的。但你也放心,我不会提出过分的要求的。”
“呵呵。。。。,那就好,我就放心了。”刘一凡也有点尴尬,他是不是应该把人想着这么坏,有点多虑了,就打着呵呵想把这篇揭过去。
金副局长笑着说:“要是边区负责招生了,那么就应在整个边区进行招生了,每个县都可以分到一定名额。”
说实话,这个要求不不算过分,刘一凡认为金副局提议没法拒绝,这是工读学校扩大规模的好机会,但是他明白不会这么简单:“就这点要求吗?”
金副局长接着说:“还有,那就是毕业之后,应该统一分配,边区各单位也有机会要分配到。”
这让刘一凡为难了,虽说他不反对工读学校被收编的事。但是这个学校是自己办起来,边区没有出什么力,现在想轻松把毕业生分配权拿去,他怎么可能同意呢?这不是自己种瓜,别人摘果了,这可不行。
“让边区主导,我不反对,可是我手下的产业能分到多少毕业生?还有,延安商团也想要毕业生,这事都拖了很久了,再不同意人家可不干了。”刘一凡没有直接一口拒绝,而是开口说他这边人都不够用,还有不少人在等着呢,不是不给你。
金副局长心想:这小子还是想多占,这可不行。他可不能松口,但不能太急,要一步步来,这人也不是好忽悠得,就开口说:“统一分配,你也是算分配对象,商团也可以算上,这点你放心。”
“边区想参与分配,没问题,可是最先的至少保证我的需求,这是我最低的要求。”刘一凡知道,胳膊拧不过大腿,只能把底线先说出来,防止连这点也没有了。
最后就是一场讨价还价,同意对方的要求,学校纳入边区教育体系,现有学员的毕业分配边区先不要求分配。但是明年起,毕业生的分配要列入边区的计划,而且分配比例要逐年加大,怎么说这么大的事,可不是谈一次就能谈成了,后来双方真在人员分配上,没少扯皮,毕竟这可是人才的问题,谁也不想松口,把利益让出去。
当然了,这都是后话了,这时刘一凡的心情还是不错的,总算解决了一个大问题了。
这时刘一凡与网运的事情拖不了几天,一号不得不去找刘一凡进行谈判,这一天刘一凡刚刚回到家中。一号真不想拖下去了,这个事天天都压在自己的脑袋上,太闹心了,所以今天必须把这事解决了。刘一凡这不刚躺下,眼睛还没有闭上,就被一号强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