些个丘八。
&esp;&esp;不,不是丘八。这时候他们才不觉得这些马兵都是丘八呢,那明明就都是祖宗,是大爷。
&esp;&esp;杨村,三角淀之北,距离津门卫城约有三十里处。
&esp;&esp;郑芝龙停兵在此,崇祯一行则早早赶去津门卫了。香河一战之后,白广恩、马科虽仍受命追击,但如何敢来真的
&esp;&esp;就算天上下了雨,郑芝龙手中也有上千马军,那些个营头里也并非全是火枪兵,就算是火枪兵,穿着郑氏棉甲的火枪兵战斗力就真比他们手下的兵弱吗
&esp;&esp;郑军上下人人披甲,只这一点就完爆白马二人。
&esp;&esp;所以,郑芝龙军安然无恙的退到了武清,与郑芝鹏带领的援军汇合,这些郝摇旗他们纵然已经引兵赶到了,但看着眼前猥缩一团的甲兵,也徒呼奈何。
&esp;&esp;还好他们的目的也不是真要活捉崇祯皇帝。
&esp;&esp;郑芝龙引兵退到了杨村,杨村是京津漕运上的一个点,别看只是一个村,热闹时候则堪比寻常县城。
&esp;&esp;这里有围墙,有充足的人力和相对富裕的物质,距离津门卫也不远,距离三角淀更近。
&esp;&esp;就算是守卫津门安危,杨村这点也不能丢。
&esp;&esp;做戏就要做全,郑芝龙要把自己的忠臣角色演到家,这都到津门了,横竖也不差这一哆嗦。郑芝龙引兵五千余,亲自坐镇这儿。那是眼睁睁的看着拉在后头的官儿们遭殃啊。
&esp;&esp;事实上这一路上,很多聪明的官儿,或是一早就丢了家当,只带着金银,轻车简行的奔到津门;或是早早调转方向回流大顺朝去了。
&esp;&esp;只有那些明知道不对可偏又舍不了钱财的人,或是干脆就是一些要财不要命的,或是根本就没有“多想”的人,死死的抱着家产不撒手,那就只能自认倒霉了。
&esp;&esp;如许观才者,就是那些倒霉人中的倒霉人。
&esp;&esp;这个时候还能落在杨村之西的,就都是如此类的人,郑芝龙才不在去救他们呢。
&esp;&esp;因为这些个官儿而死伤了手下的军丁,他都觉得不值的。
&esp;&esp;再说了,他现在是忠臣良将郑芝龙,他即使不遣派军兵去救这些个官儿,别人也寻不到借口说他啊
&esp;&esp;这事儿怎么说郑芝龙一路殿后啊,怎么看都是尽心尽力了不是
&esp;&esp;李自成肯定得到了不少钱财,郑芝龙也不在乎,因为他也得到了不少。尤其是勋贵皇戚、文武百官都涌入了津门之后,郑芝龙榨银子的机会不是又来了么
&esp;&esp;这才是大头啊。
&esp;&esp;他倒是真希望李自成得到一部分银子后能保住自己的大好形象王者之风,仁义之军,不掉马。
&esp;&esp;否则清军入关后再来一次风卷残云,那只会给郑芝龙添麻烦。
&esp;&esp;郑芝龙是要保住南明这面大旗不假,但他绝不想在南明身上花费太多的投资。
&esp;&esp;南明只是郑芝龙心中的一面挡箭牌,他躲在后头好悄悄的发展自己的力量,以等待时机成熟了,就掀翻桌子,自己登台亮相。
&esp;&esp;如果被明清之战牵扯去太多的精力,那只会拖后他自身的发展。
&esp;&esp;荷兰人已经被郑氏水师给揍趴下了,英国人还在蓄势,其在东方的实力远不如荷兰人。大板鸭也要没落了相对的,葡萄牙人得过且过,南洋如是一盘流油的肥肉,等着郑芝龙去品尝呢。
&esp;&esp;就算不能迅速的占据整个南洋,只把吴哥、安南、暹罗、缅甸等国家修理一遍,收一收保护费,那都不知道能榨出多少油水来。短期看,比他在大员和湄公河三角洲种地都有赚头多了。
&esp;&esp;何况,郑氏的南洋大计,第一个立足点就在淡马锡,只要能立稳了根脚,只凭一个华洋贸易,凭着一个进出税,郑芝龙可不能赚的盆满钵满么
&esp;&esp;有了银子,有了粮食,他不仅能夯实自身的根基,更能养更多的军队,造更大更多的船
&es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