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sp;&esp;而随着徐州之战结束,随着邳州、海州和宿州三地纷纷扯下了大清的龙旗,换上了大明的日月旗,郑军与满清鞑子在兖州的那场对决也彻底的传遍天下了。
&esp;&esp;世人都知道阿济格手里的八旗马军先前对明军取得了多么辉煌的战果,可以说,从燕京城外到淮河岸畔,几千里路途,偌大的地盘,七八成都是他们打下来的。
&esp;&esp;这是满清真正的主力,战斗力着实惊人,十几二十万明军在他们的冲击下败得稀里哗啦的。以至于燕京城内已经有那无耻文人把这一战与楚汉相争时候的荥阳之战做对比了。
&esp;&esp;阿济格的大名真的是威震天下,不管是在高层还是在民间,他的威望都达到了人生巅峰。
&esp;&esp;就是满清大兵满万不可敌的‘神话’都也得到了更一步的证实,让满清的威势直线拔高!
&esp;&esp;可就是如此的一支无敌雄狮,在兖州却跟郑军人数还要偏少的步军打的满头是包,消息传出时候不少人都连呼不可能!
&esp;&esp;那郑芝龙军枪炮犀利不假,守在城堡里十倍之军都难轻下,也是不假。
&esp;&esp;但郑军再枪炮犀利也是步军啊,平原野战,竟然能击败那么威武的八旗铁骑,这怎么可能?
&esp;&esp;可是,真的假不了,假的也真不了。
&esp;&esp;海州、邳州和宿州三州的士绅官僚组团来金陵请命,就已然应证了这一点。徐州城头飘扬的郑军旗号也在应证了这一点。
&esp;&esp;一时间八旗大败——两万多八旗马军被一万来郑军平地击败的消息风传南北。
&esp;&esp;在三月初的江南,在三月初的江北,这就是最最火爆的消息,被无数官民诉说着。它就像迅风一样,吹遍了大江南北的每一个角落,无孔而不入。
&esp;&esp;无数人都希望自己的“钻研”能够从中获得什么收益,因为这极有可能是一场以身家性命为赌注的大博弈。
&esp;&esp;而整个江南,更是有很多人都讨论起了该不该收纳淮北三州的的话题。
&esp;&esp;赞同派就不需要多说了,反对派的理由也很站得住脚。三州都是大明割让出去的领地,现在之所以急着回归大明,原因何在,一目了然。
&esp;&esp;金陵朝廷纳了这三州是很简单,但会不会因此而叫他们与郑氏交恶呢?
&esp;&esp;这可是郑芝龙亲自出阵,郑家的世子爷披坚执锐、亲受矢石才拿下的地盘啊。
&esp;&esp;现在这三州的士绅官僚愿意归明,而不愿顺郑,这与当年战国晚期引发了秦赵长平之战的上党之争何其相似?
&esp;&esp;燕京城内的多尔衮在三月初四的时候就接到了阿济格自归德火速传到的急报,接着就是满清江淮巡抚孙之獬的六百里加急。
&esp;&esp;——兖州之战清军大败。
&esp;&esp;孙之獬是因为豪格的支持才坐上了江淮巡抚的位置,但他运气真太背了。
&esp;&esp;登莱任上登莱丢,江淮任上江淮完。
&esp;&esp;本来一府五州之地的江淮,眼睁睁的就只剩下两个州了。
&esp;&esp;可与区区一个孙之獬的笑名相比,这一消息对整个满清的震撼才是更大。
&esp;&esp;真真切切的一颗大炸弹令整个燕京城一片寂然,比晴天一声霹雳还要让人震撼,一二十万八旗家眷一片失声,正值壮年的多尔衮头上都白了几根发。
&esp;&esp;“阿济格,阿济格。看他做的好事。我大清威名毁于一旦,毁于一旦。”睿亲王府里,多尔衮气的捶胸顿足,两万多大清铁骑平地里还打不过不到两万人的郑军,那满万不可敌还有什么脸提?“阿济格他该死!他该死!”
&esp;&esp;这话都道出来了,可见多尔衮有多气。
&esp;&esp;但再多的怒气也挽不回丢掉的局面了。兖州之败,大清节节攀升的势头戛然而止,如果说之前的大清已经明确的力压明军一头,那么现在的满清就只能与大明平起平坐。
&esp;&esp;而还没有正式立旗的郑家,地位和影响力本来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