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之前没卖过的。”
“这个先不急,我是有另一件事想要找你帮忙。”王长寿开口说道。
“您是少爷,我就是一个报童,我能有什么事情帮到你啊。”陈强一边说着,一边偷瞧王长寿的表情,想要从中找到一些有用的信息。
只见王长寿开口说道:“我们学校要举办运动会,所以我们班最近几天一直在练习拔河,就是为了到运动会上和别的班比赛。但是上周末时候出了些意外,我们班上有个同学在洋人的马场骑马,不小心摔断了腿,所以现在拔河比赛少了一个人。”
“你该不会是想让我去顶替那个受伤的同学吧?”陈强立刻问道。
“真被你猜中了。”王长寿一脸认真的点了点头,接着道:“你能教我怎么拔河,你肯定也会拔河吧,所以我想让你跟我们班一起参加运动会的拔河比赛。”
陈强却摇了摇头:“这样不合适吧,我毕竟只是个报童,不是你们学校的学生。”
王长寿却问了另一个问题:“你多大了?”
“十六。”陈强报的是虚岁,他要到明年春天才到十六周岁。
不过这年头的人都习惯说虚岁,有的是虚一岁,有的则是虚两岁,各地的习惯不同。
“哈哈,你和我们差不多大,我们找同龄人顶替,临时顶替参加比赛应该是没有问题的。”王长寿开口说道。
民国前期上中学的年龄并不是那么统一,同一年级了,可能会有相差四五岁的情况,留级和跳级都是很正常的现象。
当时的小学,一到四年级被成为“初小”,五六年级被称为“高小”,有些上学晚的或者脑子笨的,要到十五六岁才能“高小”毕业,这种人读到高中,至少也十八岁了。
就比如科学家李四光先生,由于早年是读私塾的,所以到了十四岁才开始读“高小”,按照现在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计算,就是十四岁才读小学五年级。不过牛人毕竟是牛人,虽然李四光先生十四岁才开始读“高小”,但人家十六岁就拿到了官派的经费,去日本留学了。也就是区区两年时间,便从小学四年级读到公费出国留学。
而有些聪明的学霸,或者是上学比较早的人,十六七岁就读大学了,而且上的还是名牌大学,比如“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先生,十六岁就进了北大读书。
所以在那个时代的高中校园里,你能看到十三四岁的小屁孩,也能看到二十岁的大哥哥。
以陈强的年龄,换上一身学生装,和真正的高中生一样。
言归正传。
陈强指了指自己身上那件摞着补丁的衣服,接着说道:“你看,我就是个破衣烂衫的报童,就我这身打扮,连你们学校的大门都进不去,更别说是去参加你们的运动会了!”
“这个好办啊,我给你找身衣服。”王长寿拍了拍自己的胸膛,很大气的说道:“反正运动会那天,我们都是穿背心和短裤,我送你一套!”
衣服对于穷人来说是比较贵的,闸北的贫民窟里多的是衣不遮体的人,偏远农村里一家人穿一套衣服的情况也是很常见。但是对于能上得起私立学校的人来说,一套背心短裤值不了几个钱。
陈强又摇了摇头:“还是不行,拔河不能穿平底鞋,你看看我,没鞋啊!我天天走街串巷的卖报,这鞋底都快磨没了,比平底鞋还平。”
陈强穿的是一双破布鞋,都露脚丫子了,还好现在不是冬天,否则脚上肯定会长冻疮。
“没关系,我给你找一双胶底鞋!”王长寿毫不犹豫的说道。
这个时代胶底鞋也算是稀罕物,甚至要比皮鞋更加的稀缺。因为当时的中国基本上没有橡胶工业,自然也就造不出胶底鞋。而且橡胶是重要的战略资源,不光是在中国,在很多地方,胶底鞋的价格都要比皮鞋贵。
橡胶树在1904年才引入中国,1906年才种活。二十年代中国最大的一个橡胶园在台湾,被日本殖民者控制着。解放后中国橡胶工业蓬勃发展,中国才能生产自己的胶底鞋,老解放鞋作为部队的主力鞋,一穿就是50年。
有了衣服,有了鞋子,可陈强却再一次摇起了头。
“不行啊,少爷,我是个报童,一天不卖报,一天就没有饭吃啊。”陈强指了指身上那个放报纸的破背包。
“我倒是把这个给忘了。”王长寿想了几秒,随后开口说道:“我回去跟同学商量商量,给你凑两块钱,算是请你的薪水,这样总行了吧!”
————————
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