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玄机自然也有自己的情报来源,他是清楚唐军的两路部署。
而北燕方面作出的应对,却是有些让人意料之外,车骑大将军韦孝矩被启用了。
作为北燕皇帝慕容鞅这个傀儡的亲信,韦孝矩居然被真的授予了兵马,还让他镇守战略要地上党。
而这次唐军的主攻方向,就是上党。
刘玄机对上党的安排是,韦孝矩领兵三千驻守壶关,清河崔氏出身的将领崔存惠率四千人驻守长子,心腹张世武率军三千驻守屯留。
整个上党最核心的三处,刘玄机一共布置了精兵万人,以及足够的粮草和军械,并且直言几个月内可能都不会有援兵。
而刘玄机本人虽然赶到了邺城,但他只带了万余兵马,加上邺城之前留守的两万人,起了也不过三万兵马。
李元徽率军北上,几乎是不费吹灰之力就收复了荡阴,随后知道燕军虚实的唐军继续北上,兵临邺城。
双方在情报工作上,都是有些心得,下了不少功夫。
李元徽不知道刘玄机在打什么注意,但眼下既然唐军在冀州战场形成兵力优势,那就必须得打出气势来,给上党方面减轻下压力。
而晋王李玄庆率军从河东渡河,随后率大军直驱上党,走的就是当年秦军长平之战的进军路线。
上党地区地势高峻,犹如一个堡垒,俯视河北、中原。其中长子、壶关等重镇,皆易守难攻。
从此处东下太行进入河北的通道主要是浊漳河等河流穿切的河谷低地,重要关隘有太行第四陉,也就是滏口陉。南下河内有天井关,秦汉时期称太行道。
河北持太行上为其西部屏障,南部的冀州聚在上党盆地的俯视之下。
另一個时空之中,王猛伐燕,就是先破壶关,平上党,长驱入邺。
北魏尔朱荣之晋阳出兵镇压葛荣,同样走的时候滏口陉,在邺城外击破葛荣。
而北周攻北汽,先破平阳,继克晋阳,然后自滏口东下太行,破齐都邺城。
不论时局如何变动,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换大王旗。但有一样东西的变化总是非常缓慢的。
那就是地理。
绝大多数的经验都是可以借鉴的,极少数因为地理变化而没办法抄前人作业。
比如被地震震没了的天池大泽,就让蜀汉运粮的路变得异常艰辛,这就是影响国运的事。
但总体来说,太行一带的地势从有记载开始,到现在是没有太多的变化的。所以战略上,也没有太多让后来人发挥的空间,占据关中的政权,统一天下的道路都是有迹可循的,只要把作业抄明白,就不会出什么大问题。
因此,对上党唐军是势在必得的。
但燕军对上党的防务布置,还是让唐军吃足了苦头。
李三郎用兵风格,跟他的两个兄弟都不太一样。
李二的风格可以用,其疾如风,侵略如火这两个字来形容。骑兵长途奔袭,以及利用优势机动兵力对敌人进行精准的打击。当然,该稳重的时候,他也是能够稳得住的。
至于李四,那就是其徐如林,不动如山。李四最擅长的事情,就是熬。每次用兵几乎都是在长期对峙之中,寻找胜机。而每次作战他甚至都没有发生过缺粮断草的情况。后勤总是能够足额供应,安营扎寨总是非常妥当,很难发现漏洞。
至于李三,大概就是难知如阴,动如雷震。他用兵很诡道。善于用诈术欺骗对手。
渭北之战他就是用计吸引宇文涉出兵,结果就是损兵折将,士气此后一蹶不振。
但这次作战,对于李三的风格来说,就谈不上友好。因为攻城战,几乎是没有奇谋妙计可以施展的空间。
只能利用优势兵力,大造攻城器械,用最直接的法子去攻城。
李三郎把重点放在壶关,因为壶关拿下了,长子和屯留两城也就是瓮中之鳖,无根之木,早晚要被困死。同时还能进攻上党的核心地区潞县。
饶是如此,李三还是命令左卫将军王翊,右卫将军段雄分别率军万人,监控屯留、长子。
而自率大军强攻壶关。
燕军方面,驻守在壶关的也算是李三的比较熟悉的老相识了,韦孝矩。
没人知道为什么韦孝矩会被启用,明明他是傀儡皇帝的亲信。
但刘玄机就是用他了,还让他驻守在极为重要的壶关。
虽然兵力不多,只有三千,但这代表的信任却是非常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