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对于波斯的请求也不能视而不见,李恪还是很客气地回书了一封。表示大唐目前正在和突骑施还有吐蕃开战,难以派出兵马支援。
不过,李恪倒是在心里生出了一个心思,那就是,外面那些离大唐太远的土地,自己看着垂涎三尺,但就目前的交通水平又实在难以做到实控。不如,干脆学下周的分封制,都分给李家的王爷们吧!
这样一来,大唐的边疆外围,就会构起一圈的李姓宗室封国。至于会不会对大唐构成威胁,变成春秋战国那样。
李恪只能对周朝那些天子翻个白眼。
看看周公旦是怎么封国的?那是将人都往周王室实控之地外封啊,全程的画大饼。说得好听是封国,不好听是你在替周王室开疆拓土打白工呢。
至于为什么出现春秋战国,不就是后面那些周天子傻缺,在周王室实控的土地上搞分封么。当时要做的,就是继续在外面画大饼,只要保证周王室实控之地始终强于诸侯国,那就可以慢慢来。结果是,周公旦设计的诸侯替周王室打白工的分封程序,被后来的周天子玩成了削弱周王室的玩意。
也不知道周公旦会不会从墓穴里气得爬出来。
李恪心中顿时有了主意,等霍王李元轨搞定突骑施后,就把他召回长安,问他愿不愿意去波斯当一个皇帝。李恪认为,李元轨会答应的,毕竟这是阿翁李渊一堆儿子中,唯一一个和李世民脾气有点类似的,也是得到李世民夸赞的。
时间就这么缓缓地过去,贞兴六年的春耕开始了。
但让李恪没有想到的是,李元轨那边还没来什么消息,青海省那边却来消息了。
……
一个大唐才修筑了五个月的小堡垒。
堡垒高三丈,略呈一个圆形,分三层,最宽处约莫五丈的样子,能够容纳百人。但是,根据和吐蕃人交手的经验,一般这样的一个堡垒,唐军只会放五十个人左右。这样一来,存储食水的空间很多。在对外交通断绝的情况下,堡垒里面存储的各种物资,要保证至少三个月的消耗。
而现在,密密麻麻的吐蕃人就围住了这样的一个小堡垒。
禄东赞看着不远的那个堡垒,眉头皱得死死的。从大唐的堡垒防线政策推开来后,吐蕃人就越来越憋屈。如果大唐只是在陇西和青海湖一带修建这种堡垒也就罢了,现在的情况是,大唐的堡垒堪称遍地开花,吐蕃人在青海这里,不想死就投靠大唐,不想投靠大唐就被堡垒给围死。还有就是,川西唐军也开始修建这种堡垒,吐蕃几次从川西出兵,也是在堡垒群面前磕了个头破血流。
本来禄东赞不想亲自带兵来的,从前年开始,弃宗弄赞就病了,而且还病得越来越重。
现在,人已经在咳血了。
根据高原生活的经验,到了今年,弃宗弄赞应该撑不过去了。禄东赞这次出兵,就是想打一场胜仗,哪怕只是小小的一场胜仗,让弃宗弄赞走的时候是开心地就行。
当然,还有个目的就是打破唐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可是,看着不远的堡垒,禄东赞只感觉一阵阵牙痛。
吐蕃人不仅缺炼铁技术,更缺攻城技术!这堡垒看着不大,禄东赞估算了下,里面能有个百多人就顶天了。
但是,堡垒不大意味着攻城面积也不大,只能是小部队小部队的攻击。
禄东赞打马看了一圈,就算全部围上,一共也就能架七八个简易登城梯而已。至于云梯车井阑那些玩意,禄东赞表示自己只听说过,吐蕃没有人会造。
更别提各种投石机了。
甚至吐蕃人连弓弩技术都差劲的要死。
这还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吐蕃人现在对于用兵打仗,除了少数天赋奇才,大部分吐蕃将领的脑子里对打仗的概念是,用人数压死对方。
这倒不能说是错的,可问题是,吐蕃军队中真正能称精锐的并不多,大部分是奴隶兵。
看着人数庞大,但实际上的战斗力,薛定谔。
你永远不知道他们是能打还是不能打。
可是,现在是硬着头皮也要上了。
再不找到攻破唐人堡垒的方法,唐人搞不好要将堡垒一直修到逻些去!
看着外面铺天盖地的吐蕃军,堡垒里的唐军将士却是面无惧色,柴炭充足的他们,甚至还很有心情的在堡垒里煮起了羊肉汤。
当然,他们之所以气定神闲,还在于李仁在这里。
没错,李仁在宫里待不住后,就让李恪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