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官员道,“现在看来,一切都解释的通了,大宋中枢遭遇打击,无法发号施令,自然顾不得东南。看来,大宋气数已尽,这大明王朝,要建立起来了。我等有雄心壮志,就要好好学习明尊三藏,为新朝效力啊!”
“岂能如此.”苏轼长叹一声,“大宋养士百年.”
“不从新朝还能怎样,拿我们这细胳膊细腿和他们拼了?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我们是不行的。殉国?我家中还有老母要奉养,怎能为大宋殉国呢?”那官员道,“而且你看这扬州依旧繁华,改朝换代对百姓没什么影响嘛!而且,东坡居士,你弟弟早就投了,还得了一個‘叫门宰相’的美誉呢!你朝中有这个识时务的弟弟,应该不会再被贬来贬去了”
苏轼一时无言以对。
秦凤路。
种师中等人看到了《东京日报》。
整张报纸都在报道改朝换代的始末,彻底震惊了留守在秦凤路的一众西军将领们。
他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如果单是一份《东京日报》,他们还会怀疑是不是假消息,可朝廷的邸报,朝廷的诏令,全部从“大宋”改成了“大明”,并且大明朝廷已经发号施令,要求留守的西军,继续坚持抗夏,朝廷的支援,不日便到。
西军已经将门化,仁宗朝是初代西军将门浴血奋战,然后崛起。
神宗朝,是二代将门子承父业,继续与西贼血拼。
到了如今,将门已经传承了三代,种家将,杨家将,折家将都在西军之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种师道带着八万西军,投降了大明王朝,这对西军上下,造成的心理冲击十分重大。
“真是匪夷所思,谁能够想到,东京城已经换了主人,把令兄和我西军八万将士,骗去勤王”杨家将的杨可之愁眉苦脸道,“令兄已经投降,我们奉不奉大明朝的号令呢?”
“我们就剩八万人了,还面临西贼的威胁,摇摇欲坠,难以支撑。”种师中苦笑道,“我们还能为大宋做什么呢?为大宋拼了吗?我听说,新朝的主子慕容复,可是西夏银川驸马。我们要是真反抗他,他和西夏前后夹击,我们恐怕就得灰飞烟灭!”
众将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秦凤路经略安抚使袁成。
袁成心中大骂:你们种家将和折家将都投了,现在装模作样干什么?
“哎,我们都世受大宋皇恩,所以一定要报答皇恩,为了报答皇恩,我们就要在新朝效力,为宋王争取更好的待遇。”袁成大义凛然的说,“所以我打算奉大明朝的号令,抵御西贼,尔等意下如何?”
“经略英明!”
众将纷纷道,也都纷纷松了口气。
如今天下的局势,大势在于慕容复,在于大明朝,他们可不想负隅顽抗,免得前后腹背受敌。
庆州城。
西夏皇帝李乾顺也拿到了《东京日报》。
“什么?慕容复他竟然要一统华夏了?该死的!我们才刚刚拿下环庆路,连秦凤路都没啃下来呢!”李乾顺又惊又怕,“他怎么那么快?!”
李乾顺本来是打算和慕容复平分天下,他占领北方,让慕容复建立南国,搞一个“北夏,南燕”划江而治的南北朝。
没想到,他刚刚拿下环庆路,正在攻打秦凤路,慕容复便已经把北方大部分都给拿下,开封城都占据,同时还占据了东南半壁。
大宋十分之七的山河,尽归慕容复所有。
李乾顺打的已经不慢了,西军这样的老对手,即便是他开挂,也不是那么容易拿下的,尤其是民间一直激烈反抗。
李乾顺估计自己要好几个月,才能拿下秦凤路,彻底打败西军,然后花一年半载,打到开封城下。
没想到,却被慕容复给捷足先登了。
“哎,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李秋水却看着李乾顺,幽幽说道。
“什么?”李乾顺没听清。
“没什么,慕容复的实力超乎想象,你和他南北划江而治的想法,是行不通了。”李秋水淡淡道,“你该改一改想法了。”
“那我要西北如何?”李乾顺道。
“你高兴就好。”李秋水道,“我去洗澡了,军国大事,你自己操心吧!”
说罢,李秋水飘然而去。
李乾顺觉得母后怪怪的。
他还没有意识到,他的命运,慕容复和李秋水以及李清露,早就给他安排明明白白。
东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