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说不说任何话来。
等了片刻,李斯又对皇帝说道:“章邯已经撤退到濮阳,以臣之见就应该直接退回三川,三川经过吴广、周文之乱后已经残破,当务之急就是集中兵力守卫荥阳,还有就是修复函谷关。”
“赵国也不打了吗?”赵高再次出声,他提醒李斯道:“讨伐赵国是丞相也同意的。”
“那是章邯两战两败之前的战略!”李斯毫不客气地回击:“章邯损兵折将一万多人,本来楚军已经胆寒,现在肯定又生出进犯的心思来了。之前为了支援章邯进攻陈郡,所有的民夫都在给他运粮,而没有将函谷关好好修复。好不容易收回陈郡,现在也重新落到了楚国手里,他们能再次进攻三川了——要是他们再一次绕过荥阳怎么办?要不就在三川留守大军,要不就重修函谷关,反正无论如何,关中都无法再保证派王离去进攻赵国了。”
“那三川和函谷又是谁丢的呢?”赵高开始翻旧账:“皇帝把国事托付给丞相的时候,三川可没有被叛贼祸害……”
“今天到底是要追究臣的罪责,还是要研究国家的大政?”李斯不再和赵高争辩,提高嗓门对皇帝问道。
“当然是大政。”皇帝无奈地说道。
“那好,臣以为,王离要退守,章邯也要退,函谷关要尽快修复,三川郡内的各个城池也都要储备粮草、修筑城墙、留守士兵。”最后李斯还不忘加上一句:“趁着楚国人还没追过来,让章邯干脆点,赶紧回来,不然我担心他又打败仗。”
“章邯绝对不会再败了。”赵高抗议道。
“郎中令敢为此担保吗?”李斯问道。
赵高沉吟了一下,看到皇帝的目光看过来,只好硬着头皮说道:“臣敢。”
“好。”李斯怒极而笑:“陛下,要是章邯再败,或是三川有什么闪失,臣请唯郎中令是问。”
会议不欢而散。回到自己的官邸后,赵高呆立半晌,叫来了自己的一个亲信:“丞相私通楚国,图谋叛乱的证据都准备好了吗?”
“还差一点啊。”这个亲信答道。
“立刻送上去。”赵高断然说道。
“要是……”亲信还想争辩。
“没什么要是,”赵高知道亲信还想把证据做得更充分一些,那样扳倒李斯也会更有把握:“要是章邯再打败一次,就是我人头落地了。现在赶紧把东西送上去,就算没有十成至少也有七成胜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