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经学书院了。
童渊和张任就去西厢客房住下了。
很快十多天过去了,天子刘宏让人传话,十日后于长安城里未央宫见郑玄。按郑玄所说,这是天子的老套路,长安城虽然早已不是都城,但老汉宫依然留给皇室使用,长安城大的世家都去了都城雒阳,留在京兆的世家已然不多,郑玄每次觐见都在长安城或者长安城附近,右扶风这皇家庭院早已废弃,天子不能来,这会让这块精英培训基地暴露的。
这两天郑玄让张任看到了那个从京城回来叫“吉利”的人,二十岁左右,身高不及七尺,大概也就是一米六不到,圆脸大眼,没有一丝威武霸气,倒有几分滑稽,头顶带卷梁冠,大袖翩翩,腰间腰带一束,脚上单底鞋,很是热情的模样,张任一看,此人定是八面玲珑、左右逢源的角色。
郑玄给张任介绍吉利:“吉利是官宦之后,但不属于世家,因为他家穷,所以他父亲是给宦官做义子,雒阳世家都看不起他,他比你早来一些时间,他进来考试的题目跟你的是一样的,但他写了三点!”
然后转向吉利,介绍张任到:“这是新到的学员,虽然还没通过陛下那关,但应该没啥问题了,他叫张任,今年……九岁,吉利,你和公义出去吧,你们熟悉一下吧!”
“是,老师!”两人同时应答道。
吉利领着张任出了书房,一边走一边说道:“我叫吉利,今年十九岁!虚长十岁,来这里已经有些时日了,这里属于右扶风皇家别苑,现在看起来已经与隔壁分开了,老师是陛下请来的,但对外说是党锢,这里的一切都属于不存在的,但圣上把这里的学生当成精英中的精英,都是非世家子弟,除了像我们一样寒门、甚至是出身微末平民子弟,在鸿都门学出类拔萃才有机会,当然我们其中还有一个是落魄皇族!圣上给鸿都门学学生最好的资源!特别是我们这边,我们对外只是老师的学生!但我们心里要知道我们是天子门生!”
张任上一世仔细研究过鸿都门学,鸿都门学的创建足以证明汉灵帝是有为之君,后世所谓隋炀帝开始科举制打破世家对官员选拔的垄断,但没多少人知道,鸿都门学才是开始,这是一条路,开始招贫寒子弟入学,知识开始从官府正式渠道走入贫寒百姓家庭,后来还任用这些人为官员,只是灵帝后来黄巾起义世家压迫之下,解除党锢,同时迫于无奈把鸿都门学给关了!难怪灵帝后来也走汉桓帝的老路——卖官鬻爵,他私自要建西园八校,又要养鸿都门学,反正官员都被世家垄断,还不如拿来卖,从世家那得到更多的钱,以增强皇家实力,至于汉桓帝卖官鬻爵是不是这心思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后来曹操也效仿汉灵帝,招贤令首先是面向武者,后来面向寒门子弟,这样一步步的招贤,然后经过南北朝,才会有后来隋炀帝时期的科举制。
(这里说明一下,那时候黎民、百姓和寒门是不一样的,黎民就是最底层的普通大众,百姓是贵族,很长一段时间,只有贵族才有姓氏,据说这起源于炎黄二帝联合打败蚩尤,蚩尤的九黎族被统治,他们被统一称为“黎民”,而炎黄原本的部落统称为“百姓”,这就是两个阶层的开始,到了后来,贵族是有姓氏之分,这就是“百姓”的由来,最底层的自由民和奴隶实际上是没有姓氏之分的,只好根据依附的贵族阶层,做出莫大的贡献才有赐姓,或者根据地名为姓氏,后来很多“百姓”沉落,而有些黎民翻身,慢慢的“百姓”和黎民一致,混在一起了,大汉此时“百姓”依然是贵族的统称。而寒门是落魄的世家豪门,不复往昔,但他们还是有底蕴,大部分孩子多少还是学习过的,所以寒门还是受世家豪门所接纳,很多世家豪门就会养着这些人,毕竟哪个世家豪门也不能保证自己长久不衰,哪一天说不准自己也就成了寒门,接纳寒门,也算是为自己多做一个保障,只是民众不一样,普通民众很难念书,主要是因为费用太高了,读不起,更重要的是,很难被世家豪门所接纳,就算读书了,也没有人推荐,只有商贾家庭有了钱,拼命的让孩子念书,挤破头往上层钻,生下几个有天赋的后代,就有可能进入豪族。这些资料让张任也很诧异,也就是说,什么为百姓请命,就是为贵族请命,而不是为黎民,时代不同,理解不同。这里我们按照习惯黎民和百姓都指的是最底层的普通大众。)
“胡伯始去世前邀请老师作为陛下的帝师,陛下那时候才刚满十五岁,但陛下不满世家对官员选拔的垄断,胡老出面提出开创鸿都门学,胡老给陛下建议就是让鸿都门学以最低调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中才能长存。因为陛下从小酷爱辞、赋、书、画的缘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