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让这些商人奉上大量钱财,投入官员名下,倒不如陛下您提高商税,再立一新部,专职经商。”
“给这些商人一个合法的身份,如此陛下!乃至朝廷都是这些商人的靠山,这些商人岂不对陛下,对朝廷感恩戴德!”
“届时,这商税就是提高一点,相信这些商人们也非常乐意上缴,所得商税,不仅可以充实国库,甚至会比每年朝廷所得田税还要多!”
贾琛此言落下,隆治帝也有些震惊,这商税能收这么多钱吗?
要知道,在大周国力巅峰之时,也就是高祖时期,每年朝廷的税收大约是四千万两白银。
就算是此时隆治帝在位,国力有些下滑,但去年,隆治五年的税收也在两千九百万两白银,接近三千万两。
商税倘若是比此税收还要多,那岂不是每年会有六千万两白银的税收,甚至更多。
“你之所说,可有依据?”
隆治帝也不是个傻的,被贾琛如此一阵忽悠,便会相信,他自然要贾琛给他一个信服的理由。
“陛下,可知前朝南宋朝廷?”
贾琛突然将南宋朝提起,隆治帝虽不知其原因,但也点头应到:
“朕自然知晓。”
贾琛继续说道:
“南宋一朝,虽偏居一隅,但其税收却能高达一亿五千万贯之巨,这其中虽有南宋朝海运繁荣一说,但也与其重视并大力发展商业有关。”
隆治帝皱了皱眉,似乎有些疑惑。
贾琛接着说:
“这南宋朝廷偏居一隅,领土与人口不及我大周六分之一,虽地处江南富庶之地,但我大周若是效仿此举,大举鼓励发展商业,虽不及南宋朝廷税收如此之高,但也会大大提高我大周朝的税收。”
隆治帝沉思片刻后道:
“朕刚登基之时也曾考虑过此事,但大周以农为本,若贸然鼓励商业,恐会动摇国本。”
贾琛反驳道:
“陛下此言差矣,农业固然重要,但商业同样不可忽视。如今大周税收不足,若不寻求新的财源,如何维持国家运转?”
“况且,商业的发展并不一定会影响农业,反而可以促进农业的进步。”
隆治帝点了点头,陷入了深思之中。他意识到贾琛的话有一定道理,但同时也担心商业发展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然而,面对日益严峻的财政压力,他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问题。
隆治帝听贾琛将南宋朝廷为例搬了出来,与之相比,心中也是有一些意动。
但是隆治帝心中还是有些难以决定,隆治帝突然问到贾琛:
“依你之意,若是要收商税,岂不是要商税提高一点?”
见贾琛点头,隆治帝又问到:
“依你之意,商税多少合适?”
“依臣之见,十抽一即可。”
贾琛经过几天的翻阅资料,和结合前世的大致记忆,定下了一成的税率。
“十抽一?是不是有些太重了?”
隆治帝听贾琛提出如此之高的商税,皱着眉头反问到。
“陛下,这个商税的十抽一,是针对商户交易达到一定高度的时候去抽取的,倘若是寻常摊贩,和农户交易,未到一定数额是不用交费的。”
“只需要这些小摊小贩缴纳一点卫生费即可,这些卫生费将会雇佣一些人手清理街道,保证其的干净整洁。”
贾琛徐徐道来,隆治帝此时倒是听出了一些苗头,这不就是针对那些中大型的商户商人吗?
至于那些小摊贩,缴纳卫生费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又有了一些问题。
“你之前所说那些商户,都已经背有靠山,倘若是重新收取商税 就是那些商户愿意,他们背后的那些权贵官员岂能同意?”
隆治帝一针见血,此时,控制着那些大型商户的,还是他们背后的诸多权贵,至于商人本身,只是推出来明面上与他们敛财用的。
“这就需要陛下您的支持了!”
贾琛闻言一笑,开口解释道。
“噢?朕的支持,朕怎么支持?”
隆治帝也有些好奇道。
“倘若陛下新立一部,专管商籍,并昭告天下,商人纳税满十年者,三代便可科举,相必会有不少商人为此痴狂吧?”
“再比如,某个商人,十年不曾漏税,尽数缴纳,陛下金口玉言,赐下“大周好商人”五个字牌匾一个,相信此商人必定会对陛下感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