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他带着曹佾,回到了堆放粮草的地方。
此后几日,随着流民不断涌来,粮食将会成为流民们重点的关注对象,也将成为寇季等人重点把守对象。
朝廷分派的粮食是有数的,仅仅能让流民们一天吃两餐,每餐喝一碗稀粥而已。
肯定会有很多人吃不饱,到时候就会惦记上这些粮食。
所以寇季必须把守好这些粮食。
在堆放粮食的一角,扎着一顶帐篷,帐篷里安置了三张床。
一张归寇季,一张归刘亨,一张归曹佾。
入了帐篷,曹佾一屁股坐在自己的床榻上,伸了个懒腰,好奇的询问寇季,“四哥,你刚才为何要对陈敬、王田升二人说那番话?”
“那番话?”
“就是灾民们跑回去种田的那番话。你自己也说过,商量那个问题为时尚早,为什么还要商量?”
曹佾一脸疑问。
寇季坐在床榻上,脱了靴子,抖着靴子上沾染的泥土,笑道:“提前给他们交代一声而已。让他们心里想着这件事,念着这件事,然后再帮我去做这件事。
得让灾民们念着我的好,想着帮我做事。
不然明年开春以后,朝廷让他们回原籍去种地,他们还不全跑了?
到时候我不是白忙活了?”
曹佾赞叹道:“四哥想的真长远……眼下灾民们还没安置妥当,四哥你就想到了灾民们以后去留的问题。”
寇季脱掉了外衣,掀开了床榻上的被子,躺了进去。
盖好被子以后,对曹佾道:“快睡吧……从明天开始,我们恐怕会变得很忙,到时候想睡一个美美的觉,可就不容易了。”
曹佾答应了一声,学着寇季的样子,脱了靴子、外衣,躺进了被窝里。
躺好以后,曹佾唤了门外站岗放哨的衙役进来,吹灭了帐篷里的蜡烛。
夜半的时候。
刘亨从汴京城里回来了,抹黑钻进了帐篷里,躺在床榻上,呼噜噜就睡着了。
翌日。
天还没亮。
李迪就差人送来了一批流民。
寇季三人起床搓了搓脸,叫醒了所有人,开始安置流民。
有陈敬、王田升等族老、乡老帮忙,有昨日的第一批流民带领,寇季等人不需要做什么,流民们就自觉的开始洗漱、喝药、做工。
用湿土夯成的墙壁,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拔高。
到了第二日傍晚的时候,第一批屋舍的墙壁已经成型了。
妇人们捡的柴火、干草,已经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妇人们清洗的衣物,连成了一排又一排。
些许等着看寇季笑话的人,在派人观察了一下流民安置的动向以后,纷纷失望了离开了北城门口。
寇季安置流民,不仅没有出错,反而做的前所未有的好。
至少,大宋立国以来,诸多安置流民的例子中,没有一个可以跟寇季相比较的。
入夜以后。
发生了一场纷争。
起因是两个妇人,因为抢夺一个木碗,发生了争执,最后导致了双方背后的丈夫,互相出手,打伤了人。
寇季等人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
陈敬、王田升等一众人,态度一致的决定,将这两家人踢出流民们待着的地方。
但是寇季并没有这么做。
他先是安抚了那两个争吵的妇人,以及躲在一旁嚎啕大哭的孩子,然后再请大夫出手,治疗了那两个动手的男子的伤势。
最后让刘亨把他们二人送到了一个没有窗户的房子里养伤。
鉴于二人伤势都不严重,就打算让他们在房子里歇息三日。
流民们对寇季的判决很信服、很认可。
于是乎,当晚又接连发生了三五场的拳脚争斗。
寇季皆采用了最初的处理方式,送他们去养伤。
在一些喜欢偷奸耍滑的灾民们心里,寇季的做法,不仅不是在惩罚他们,反而是在变相的给他们提供偷懒的机会。
陈敬、王田升等人,多次劝谏,寇季都没有采纳。
在发生了争斗以后,依旧以这种法子处理人。
晚上回到了帐篷里以后。
刘亨很不理解的质问寇季,“四哥,你这么做,根本起不到惩罚人的作用。那些灾民们只会把这当成是一种逃脱劳作的方式,借此偷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