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潘夙不同。
他在成为了潘府第四代的领军人物以后,果断的插手了潘府的事情。
潘府其他几个小子也听他的,跟着他瞎胡闹。
纵然是他这个长辈,在潘府里下达命令,也没有潘夙这小子管用。
潘夙听了潘承裕一席话以后,窝在府里没出去。
但是其他人却快速的动了起来。
石元孙、潘夙都动了走最后一条路的心思。
但是其他人却没有这个魄力,也不愿意拿一府的性命去赌。
有人暗中求到了曹府。
也有人在瑞安镇上,巧遇了寇季。
瑞安镇上的人都知道,寇季喜欢吃麻油圈,每天早晨都会到曹婆婆店,吃一碗馄饨,啃两个麻油圈。
宋人喜欢用麻油煎炸各种吃食。
麻油圈便是其中之一。
酷似油条,却跟油条不同。
味道也南辕北辙。
可即便如此,寇季还是能从麻油圈上,吃出油条的味道来。
寇季倒是能教授曹婆婆做出真正的油条,但是他却没有这么做。
因为麻油圈不仅能让他想起后世,也能让他认清现在。
麻油圈能提醒他,他是一个从后世而来的人。
麻油圈也能提醒他,他现在身处宋朝。
两种滋味,一起品尝,别有几分味道。
寇季很喜欢这种味道,所以经常光顾曹婆婆店。
当然了,瑞安镇上的人,并不知道寇季去光顾曹婆婆店,是因为麻油圈。
他们只当寇季是在照顾曹婆婆的生意。
宋朝油产丰富,但一般人家也不敢奢侈的用麻油煎炸面圈。
大部分的百姓只会在拌饭的时候,给里面滴一两滴麻油提味,根本不敢用麻油煎炸面圈。
能用麻油煎炸食物的,只有富户和那些达官贵人。
所以麻油煎炸出的食物,价格自然会相对的高一些,一般人享用不起,也舍不得享用。
所以曹婆婆店里的生意,很一般。
百姓们之所以觉得寇季是去照顾曹婆婆生意的,那是因为曹婆婆的独孙,此前是文昌学馆的学生,跟着寇季去了一趟西北,葬身在了西北。
人是跟着寇季去的,死在了外面,寇季自然会觉得愧疚,照顾一下曹婆婆的生意。
寇季一如往常,入了曹婆婆的店,找了个靠着角落的位置坐下。
刚坐下没多久,曹婆婆就端着一碗馄饨和两个麻油圈出现在了寇季面前。
曹婆婆其实年龄不大,仅有五旬,只是出身贫寒,为了谋生,为了供孙儿读书,常年操劳,所以看着有些显老。
寇季瞧着曹婆婆,叹了一口气,道:“你现在不愁吃,不愁穿的,为何还要在外面操劳?”
曹婆婆笑了笑,没有说话。
回身继续去忙她的了。
寇季这话说了不是一次两次了。
刚开始的时候,曹婆婆还向寇季解释,可到了最后,寇季说的多了,曹婆婆也就懒得解释。
寇季见曹婆婆不搭理他,也就没有多言,继续自顾自的吃东西。
吃了没两口,一个人出现,坐在他的对面。
一个三旬上下的中年人,着一身青色的袍子。
中年人坐定以后,招呼着曹婆婆道:“老婆子,给我一碗馄饨,两个油圈。”
寇季咬了一口油圈,瞥了中年人一眼,不咸不淡的道:“说话客气点……曹婆婆可是官家赐的六品诰命……虽说她的身份不如你,可她背后还站着七个进士孙子。
不想以后被她的进士孙子盯着骂的话,就客气点。”
中年人一脸愕然的看向了曹婆婆。
他仔细打量了一番曹婆婆以后,回过头对寇季道:“您在……骗我?”
寇季不屑的撇撇嘴,“你什么身份,我什么身份,用得着骗你?”
曹婆婆虽然没了一个亲孙子,可却多了七个干孙子。
一个个皆是文昌学馆内的俊杰。
对曹婆婆十分孝顺。
曹婆婆的孙子在去世的时候,没留下什么遗言。
但他的七位同窗,没有嫌弃曹婆婆的出身,毅然决然的代替了曹婆婆的孙子,向她尽孝。
放在后世,这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
可放在古代,却十分稀松平常。
中年人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