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臣十年时间,天下必如贞观之年。”
于是太祖以胡惟庸为相,授理政独断之权,胡惟庸没让太祖失望,执政十余年,大明之国力蒸蒸日上,加上老天赏饭,没有天灾,大明朝的生产力以近乎爆炸的方式快速发展,后来胡惟庸被杀,但他制定的国策并没有被推翻,天下仍然处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后来靖难之役,大明打了四年的内战,仍然不耽误漠南跟蒙古人打仗、云南跟安南、麓川打仗,朱棣篡位,朱高炽代监国政,小胖子啥也不用做,只需要按照胡惟庸留下的政策继续推行,他做好监督工作就足以缔造出一个鼎盛的永乐大世。
永乐一朝,编撰永乐大典、修建北京故宫,五征漠北、七下西洋,这里面任意一项拿出来,都要靡费一朝几十年国力,永乐朝可以同时进行,还全部完成,大明的国力有多可怕?
也正是因为朱棣过于好大喜功,掏空了洪武朝留下的家底,耗尽了永乐朝所有的国力,等到仁宣即位,不得不休养生息,裁汰漠南卫。紧跟着又是土木之变,大明就此走了下坡路,让人扼腕叹息。
听到朱允炆质疑,郁新犹豫了一下才回道,“陛下有所不知,此前太祖却有征讨南洋海盗之心,因北地、西南多有战事,加上几次征讨,贼寇于大海上逃遁隐匿,寻之无踪,后来太祖病重,国内政局不稳,此事便作罢。”
朱允炆点点头,算是明白了其中原委,“也就说,朕如果想要重开海市,就必须先剿灭了南洋的海盗和东南沿海的倭寇是吗?”
郁新点了点头,“此时西南正在用兵,辽东我朝跟鞑靼部的边市眼看就要开启,虽然章程已经拟好,阿鲁台方面也同意按章遵循,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不可不防,如此,西南、北地一时半会皆不稳,如再打仗,臣认为不妥,而且,这些倭寇、海盗一向鬼祟,不与我军正面作战,一时半会恐怕也很难彻底靖平,因此臣建议,海市开禁的事情暂缓。”
朱允炆这才明白过来,为什么大明有九边、漠南,太祖还要增兵山东卫,原来是为了陆地防倭用的啊。
山东卫,可不就是后来山东备倭兵的前身嘛。
这么看来,现在朝廷上下用兵的地方不少啊。
朱允炆有些烦躁的捏了捏眉心,拿起自己之前定好的计划表又修改了一番,“那便先如此吧,先把暴阁老和郁阁老关于刑法和民商的事情落实下来,海禁之事暂缓,顺便通知火器局,从今天开始,新式火枪和刺刀要加工全力生产,尽早装备新军。”
朱允炆等不及了,他必须要提速,不然很多事情就要生生拖死在时间上。
“臣等领命。”
四人起身躬礼,告退离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