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见熊文灿下招降令,颇有欲归正者。
&esp;&esp;在流贼大军中,刘国能素来与张献忠有矛盾,时常担心自己会被张献忠所兼并。紧接着刘国能又被左良玉率军击败,于是索性在崇祯十一年正月,在随州投降了熊文灿,被朝廷封为守备,其部下兵马也原封未动,依旧由刘国能统领。
&esp;&esp;可是随着张献忠再次反叛,湖广、河南的形势急剧恶化,朝廷兵马连战连败,刘国能也被张献忠派来的使者说动,于是率领所部兵马再次反叛,投靠了张献忠,而张献忠也不计前嫌接纳之。
&esp;&esp;杨嗣昌笑着说道:“根据各方情报显示,此时刘国能就在玛瑙山中,如果他能够充当内应,则此战我军必胜!”
&esp;&esp;刘衍抱拳说道:“督师英明,只是此事必须要办得严密,最好是有得力之人与刘国能接触。另外刘国能送出来的情报,督师也要严加推敲,以防刘国能送来假情报混淆视听。”
&esp;&esp;“嗯,这是自然。”
&esp;&esp;二人又商议了一会儿,刘衍便告辞离去。
&esp;&esp;回到新军大营之后,刘衍先是处理了一些日常军务,然后陷入了沉思。
&esp;&esp;今天与杨嗣昌的一番对话,让刘衍意识到情报之事对于军队来说,可谓是至关重要,可是现在的新军还没有专门的情报机构,各部对于战场情报的来源,依然是依靠于夜不收。
&esp;&esp;虽然新军夜不收也非常的得力,但是信息的来源面过窄,而且太过依赖于敌军的俘虏,搜寻情报的不确定因素太大了,而且非常容易被敌军借力打力,用虚假情报扭转战局。
&esp;&esp;“看来有必要筹划一个专门的情报系统了!”
&esp;&esp;刘衍一个人坐在中军大帐内,盯着悬挂在侧面的舆图,思索道:“眼下新军兵力越来越多,我面临的战事规模也越来越大,对于情报的依赖程度更是急速增长,光靠夜不收已经不行了,必须要建立类似于锦衣卫,或者后世国~安一类的机构。”
&esp;&esp;刘衍思索了许久,只不过现在战事紧迫,筹建情报机构的事情,也要等到凯旋回去之后再说了。
&esp;&esp;“回去之后,可要留意合适的人才,或者是招揽,或者是培养,一定要尽快提拔几个情报方面的人才了。”
&esp;&esp;与此同时,杨嗣昌也待在中军大帐内谋划着,此时正写着一封亲笔信,洋洋洒洒数千言,写完之后用火漆封好,然后叫来几名精锐夜不收,将书信交给他们。
&esp;&esp;“这封书信事关重大,你们定要叫到刘国能将军手中,人在信在,不得有误!”
&esp;&esp;“是!”
&esp;&esp;几名夜不收离开之后,杨嗣昌心中的紧张感丝毫没有减少,不知道刘国能是否能收到自己的书信,将来传回的消息是否真实,一切都是未知数。
&esp;&esp;直到三天后。
&esp;&esp;在这三天时间里,明军各部只是围困玛瑙山,并没有调集兵马攻山。玛瑙山以及方圆数十里风平浪静,但是寻常人不知道的是,在这看似风平浪静的气氛下,却隐藏着惊涛骇浪。
&esp;&esp; 突袭运粮队
&esp;&esp;七月初八,黎明前的黑夜。
&esp;&esp;指挥使许铭集结骑兵营将士,在黎明之前的昏暗光线下策马出营,全营除去随军工匠、军医、兽医等人员,一共三千六百多名将士,携带四天的口粮向玛瑙山方向行进。
&esp;&esp;刘衍站在新军大营中,目送许铭率部出击,直到大军慢慢消失在黑暗之中。
&esp;&esp;“大人,杨嗣昌给的情报可信吗?”
&esp;&esp;一旁,苗绍担忧的说道,显然对于杨嗣昌很不信任,担心骑兵营将士会有闪失。
&esp;&esp;刘衍微微皱眉,说道:“杨嗣昌的情报是可信的,他不会拿此战的胜负做文章,毕竟杨嗣昌还想凭借战功在内阁中站稳脚跟。只是……”
&esp;&esp;“大人在担心什么?”
&esp;&esp;刘衍说道:“只是张献忠已经被围困在玛瑙山一段时间了,竟然还能从外界获取到钱粮,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