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陈新甲在崇祯帝面前鼓吹四路进攻方略,认为明军有二十五万之众,应分兵合击,让奴贼首尾不能相顾,如此辽东战事或许可一战而定。
&esp;&esp;洪承畴则坚决否定,认为此战对于大明来说是赌上了国运,对于奴贼来说同样如此,所以奴贼此番必定也会倾国而来,其兵力恐怕不会比明军少。
&esp;&esp;“双方兵力相当,我军在兵力上不会有太大的优势,如此分兵出击,难道要重演萨尔浒之战的惨败吗?”
&esp;&esp;洪承畴老于兵事,相比之下,崇祯帝还是更信任洪承畴一些,而且洪承畴近在宁锦,对前方战事的了解更多,提出的见解也更加实际。
&esp;&esp;虽然从内心来讲,崇祯帝是支持陈新甲方案的,也迫切希望大明能有一场大胜,振奋自万历以来对清军的畏惧之心。不过兵凶战危,一个不慎就是重蹈大凌河覆辙,九边精锐毁于一旦的结果,是崇祯帝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的。
&esp;&esp;所以此时崇祯帝有些摇摆不定,迫切希望众人能给他一个中肯的意见。
&esp;&esp;在座的一众总兵官中,崇祯帝比较重视刘衍的意见,虽然今日是响起皇明御极兮,远绍虞唐。河清海晏兮,物阜民康。威加夷獠兮,德被戎羌……”
&esp;&esp;大乐声中,崇祯皇帝策马阅兵,他一身戎装,戴了凤翅盔,穿着长身甲,又戴臂手,腰悬利剑,盔甲皆涂成明黄色。
&esp;&esp;洪承畴、刘衍、杨国柱、王朴、吴三桂、曹变蛟等人,也是一身戎装,策马并列其后。
&esp;&esp;众人簇拥着崇祯帝策马行进,在一个又一个军阵前经过。
&esp;&esp;军阵中,一个雄壮的声音蓦然高呼吾皇,万岁!”
&esp;&esp;所有将士皆齐声呼叫万岁,万岁,万岁!”
&esp;&esp;声音气势,似乎要直达千里。无数人举起兵器万胜!万胜!万胜!
&esp;&esp;崇祯皇帝策在马上,看着欢腾的大军,心情激奋。特别是在经过青莱镇新军几个方阵的时候,崇祯帝更是被新军的军容和装备所震撼,激动之情无以言表。
&esp;&esp;此时崇祯帝在心中默默祈祷列祖列宗护佑,保佑此战辽东大捷,也护佑后世子孙,能够中兴大明。
&esp;&esp; 出关
&esp;&esp;两日后,洪承畴率各路明军二十五万从京师出发,在无数京师百姓的欢送下,往辽东方向开拔而去。
&esp;&esp;大军沿着通州、三河、玉田、丰润、永平、抚宁、山海关的路线行进,沿途各县均要为大军将士担负一日粮草,以节省大军辎重的消耗。
&esp;&esp;兵部给众将的限期,是在五月中旬到达宁远,从京师到宁远不到九百里,大军一天只需走数十里,时间上非常宽裕。而且这一路过去,几乎都是平原大道,行军并不困难。
&esp;&esp;大军浩浩荡荡出发,由于是内线行军,所以明军各部都是骑兵在前,步兵在后,辎重炮兵跟在最后,此外大军后面,还有无数运送粮草辎重的民夫。
&esp;&esp;锦州之战,二十几万大军的粮草供给是何等庞大?为了供应前线大军的粮草,大明兵部与工部,调用了数万辆车马,从京师到山海关,日夜尽是运送粮秣的人流。
&esp;&esp;青莱镇新军作为各方寄于厚望的强军,粮草的供给,自然是优先的,谁也不敢短了或是少了,免得造成不可想象的后果。
&esp;&esp;不过少保证军中随时有粮,至少是可供大军食用一个月的粮草,这是刘衍及青莱镇新军众将坚定不可动摇的原则,所以青莱镇的粮草仍然随军。
&esp;&esp;只不过各营辎重兵都是优先载运武器弹药等,剩下的粮草,则是使指一部民夫运送。
&esp;&esp;这一路上的行军,刘衍与麾下将士也是尽显强军风范,在其余各路兵马都“解除武装”,将铠甲和兵器放到战马上,或是大车上,士兵全都轻装行进。
&esp;&esp;只有刘衍麾下的青莱镇新军将士始终全副武装,各营夜不收也是照常四处巡视、警戒,一路数百里下来都是如此,让其余各部明军骇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