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吓得王承恩连忙跪下磕头。
&esp;&esp;“朕还要怎样,他手下主将全都封了总兵、副将,封了那么多伯爵,这份天恩还有谁能获得,刘衍为何还要逼朕!”
&esp;&esp;“陛下!”
&esp;&esp;王承恩磕头哀求着:“陛下息怒,眼下还是先想办法缓解局势为好,洪阁老那边还等着援兵解围呢,朝廷已经十几天收不到洪阁老的消息了,不能再拖延下去了!”
&esp;&esp;崇祯帝帝剧烈的喘息着,怒声说道:“怎么办?难道朕还要请刘衍的大军入城休息!”
&esp;&esp;“陛下,不如只让刘衍军中的伤兵进城,这样刘衍也没有了借口……”
&esp;&esp;崇祯帝帝咬着牙,说道:“朕岂能朝令夕改?一个兵都不能进城!”
&esp;&esp;王承恩又是磕头不止:“陛下,此时不可意气用事,刘衍还是忠于朝廷的,不可与之硬着来啊。”
&esp;&esp;“这也算忠心?”
&esp;&esp;崇祯帝帝怒极而笑,说道:“立即召集内阁、六部、御史台十三衙门乾清宫议事,朕要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esp;&esp;王承恩心中顿时哀嚎起来,说道:“这个时候,陛下不可将此事扩大化,朝中那些清流是会坏事的!”
&esp;&esp;“难道朕连你也差遣不动了吗?”
&esp;&esp;“仆不敢!”
&esp;&esp;一个时辰之后,乾清宫。
&esp;&esp;文武百官齐聚,崇祯帝帝随即将刘衍拒接圣旨,并且要求率领大军进城休整的事情通报群臣,顿时引来满朝文武的声讨。
&esp;&esp;此时内阁事务由户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陈演代管,算是内阁代首辅。
&esp;&esp;陈演此人在历史上的风评就很不好,陈演为天启二年进士,先是任翰林院编修,崇祯帝即位后升至翰林院掌院,崇祯帝十三年升至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
&esp;&esp;陈演善于勾结内臣,崇祯帝十三年四月从内侍口中暗中得知次日崇祯帝要问的问题, 寒心
&esp;&esp;朝会之后,陈演和魏藻德便来到了御书房,此时崇祯帝已经换了一身道袍,非常疲惫的坐在了一张黄花梨的圈椅上。王承恩端来了一杯热茶放在崇祯帝手边,然后便站在了后面。
&esp;&esp;崇祯帝揉了揉太阳穴,看向陈演和魏藻德,说道:“说说吧,你们有什么办法,能将刘衍调往别处?又有什么样的人选,可以接替刘衍掌管山东新军和驻防军?”
&esp;&esp;陈演和魏藻德对视一眼,二人想不到刚才在朝中的一番争论之言,却被崇祯帝信以为真,现在真的过来询问具体对策了,二人顿时哑口无言,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开口说话。
&esp;&esp;崇祯帝正等着二人的办法,一会儿之后崇祯帝便差异的看了过去,问道:“你们刚才在朝堂上不是还振振有词吗,现在怎么一句有用的都没有!”
&esp;&esp;魏藻德说道:“陛下,此事事关重大,臣与陈阁老也不好独言,是不是再召集群臣商议一下?”
&esp;&esp;魏藻德的言外之意,就是自己可不想承担这件事的责任,有事还是朝野大议,大家一起扛。
&esp;&esp;陈演更是点头不说话,直接当起了“沉默者”。
&esp;&esp;刚才在乾清宫上,崇祯帝听到魏藻德和陈演的话,还觉得与自己的想法颇为契合,认为他们二人一定有不同寻常的见解,既可以平复现在的紧张局面,又可以解决刘衍这个尾大不掉的封疆大吏。
&esp;&esp;可是现实却让崇祯帝再次失望了,随即将手边的一摞奏折砸了过去,怒吼道:“滚出去!都是无用之臣,朕养你们何用!”
&esp;&esp;魏藻德和陈演狼狈的退出了御书房,随即二人便结伴朝着宫门走去,一路上还在小声说着什么。
&esp;&esp;御书房内,崇祯帝双眼赤红的喘着气,心中这股怒火依然没有消散。
&esp;&esp;王承恩轻声说道:“皇爷,不如让陈新甲去一趟刘衍军中,或是先将赏赐和抚恤的钱粮送过去,也好给双方一个台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