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无论是傅远山,还是吕端神色上都有些迟疑。
也知道二人难处的黄琼,却是摇头道:“朕知道,那笔钱怎么花,你们心中都有了规划。
或是说,在你们那里都有了去处。
可朕还是要说一句,阵亡将士的抚恤,以及残疾官军的恩养,这事上不能省。
这关系到诸军的士气。
人家上战场为国拼杀,人残废了不能在为国效力了,朝廷便将其抛弃不在管。”
“这无论从哪方面,都是说不过去的。
这不仅让征战的将士心寒,便是天下的百姓也会心寒。
抚恤与恩养不到位,今后谁又愿意让自己家的子弟从军报国?朕还是那句话,省钱不能在这方面省。
朕也知道,你们都是朝廷的当家人。
这么大的一个朝廷,文武百官、几十万军马,还有河工、漕运、赈灾,每日里面开支,可谓不是不巨大。”
“而每年的进项就那么多,怎么分估计都有些不够。
更何况,如今江南西路、湖广南路,非但钱粮收不上来,朝廷至少还要贴补几年才行。
为了备灾,朝廷手中至少还要留一些备用钱粮。
阵亡将士的烧埋钱,都已经发了下去。
抚恤上,是不是可以节省一些?还有残疾将士的恩养,朝廷是有定制的。
给粮和给衣,再多给那就是恶性循环了。”
“可对于那些阵亡与残疾的将士,这么做公平吗?那点烧埋钱是发了下去,可能管他们眷属一辈子吗?你们也都是做父母儿子的,知道养活一个孩子,需要多少钱粮?将来孩子娶妻,出嫁,都是要钱的。
还有那些残疾将士,不是给粮给衣就完事了。
他们还有后半辈子要活着。
也要娶妻生子,要生儿育女,要养活年老的父母和家人。”
“朕的意思是,除了原本发下去的烧埋钱之外。
阵亡将士父母眷属,无依无靠的,朝廷要恩养起来。
一直到其子女成人。
身有残疾,不能劳动或是征战的将士,朝廷也要管起来。
每年给予一定的钱粮,衣物。
将他们集中起来居住,由朝廷统一恩养。
这笔钱其实看起来很多,但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又有多少钱?这么一点钱,从哪里省一些便都出来了。”
“此外,恩养起来也未必都是给钱吗?那些身有残疾的将士,朝廷可以鼓励他们去经商,在税收上给与一定的便利。
比如他们不能做重体力劳动,可让他们学学酿酒,组织他们眷属织布,他们出的酒和布朝廷出钱做价收购。
可以给与一些食盐专卖的权利,朝廷每年给与他们一些低价盐,让他们自由买卖。
包括阵亡将士的眷属,也可以照此办理吗。”
“还有的人,可能种地做工都不行。可放羊养鸡养猪,朕想终归还是可以吧。
朕会下一道旨意,残疾将士与阵亡将士眷属养的羊,宫中将会派人统一优惠收购。
如果实在连这个都做不了,朝廷在出钱恩养。
可以让那些将士与眷属,自己选择哪一个吗?如果选择经商,或是其他的,朝廷可以借贷成本。
在生意走上正规之前,朝廷会发放部分钱粮。”
“以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等待他们可以自立了,朝廷在停发全部恩养钱粮。
这样朝廷的负担,就未必有你们想想的大了。
朕的想法是,对阵亡将士眷属以及残疾将士的恩养和扶持,由兵部统一管起来。
免得某些龌龊官,来回的踢球。
或是在其中,大势的伸手。
此外,由工部抓紧时间,修建一个祭坛,以祭奠大齐开国以来,历次作战阵亡的将士。”
“此次平叛作战,以及北上御敌,所有阵亡将士的名单,都要刻成石碑立于祭坛之内。
从大齐开国以来,历代御敌阵亡的将士,能找到名单的都要刻上去。
还有,那些开国功臣,为朝廷立大功的官员,不分文武官员死后也都刻上去。
待祭坛落成之后,朕会与皇后亲临祭奠。
今后,朕的子子孙孙,每年都要去祭坛祭奠。
这个事,从朕这里开始要成惯例。”
“今后,新君继位,除了祭天与历代先祖之外,这个阵亡将士祭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