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让这样的人,坐上了高位。
那无疑是对朝中,那些苦读多年,才进士及第出身的官员,是一个不小的羞辱。
而那些把持朝中绝大部分政务的,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更为担心的是。
贾权这样出身的官员,一旦坐上高位,无疑会破坏整个朝廷,已经固化的文官体系。
如果有了这么一个开端,那以后搞不好非进士出身的官员,会大量的涌入朝廷的中枢,损害他们这些两榜进士出身官员的利益。
如果天底下的童生,都能靠着攀龙附凤坐上高官显位,那又有谁还会用心去读书?
还不得所有人,都跑去想法子攀龙附凤?十年寒窗挑灯苦读,并不比种地更轻松,甚至心会更累。
而且还要背负着养家糊口的压力,或是屡试不中的窘迫境地。
那些两榜进士,那个不是这样一步步走过来的?凭啥那些人,靠着所谓的从龙之臣,便可以飞黄腾达。
皇帝要照顾自己潜邸私人,给个官做,这是人之常情。
要说大家上下一齐心都拦着,那有些不近人情。
可若是让他们就此,便登上高位,那又让那些十年,甚至更多年寒窗苦读的学子,至于何地?黄琼知道,自己若是真的大胆启用贾权,这个阻力将会有多大。
别说那些两榜进士出身的官员,便是自己极为信任的三位相爷,都不会答应的。
当初自己为了削减宗室人数,鼓励宗室放弃宗籍,通过考试出来做官。
都引起朝中上下一致反对,包括傅远山三人都坚决反对。
自己为了取得傅远山三人的支持,都花费了许多的时间与功夫。
并承诺,宗室若是真的出来做官,待遇绝对不会超过那些恩萌出身的官员,才勉强平息下来。
当初自己想要选拔宗室为官,都遇到了朝中文官,包括三位一向与自己配合无间的相爷在内,上下一心的反对。
贾权这么一个近似乎白丁出身的人,如今做到四品官员,哪怕一个在他们眼中,有名无实的官。
他们都不会接受的。
便是傅远山三人,若是当初贾权去的不是通政司,而是去六部哪怕做一个五品的员外郎,或是去御史台、大理寺做一个低级的官员。
或是外放做一个知州,他们都不会接受。
至于翰林院,更是想都不要想。
这是朝中所有进士及第官员的命脉所在,便是傅远山那样心胸开阔的人,都绝对不会允许一个非进士出身的人,身居他们眼中实权高位。
更别提,那些本身就因为进士及第,而心高气傲,看不起杂班出身官员的人?所以,这才有了满朝文官,暗中几乎是上下一致对贾权的排斥。甚至别说进士及第的官员,就是那些举人选出来的杂班官员,对贾权都是看不起外加排斥。
便同为英王府老人的苏进,都不止一次四下里面劝说黄琼,还是给贾权富贵,而非赏赐官职更恰当。
贾权的出身,实在是太低了。
一场富贵,也算是对得起他当初在英王府的勤勤恳恳了。
当年苏进与贾权,同在英王府的时候,相处的还算是不错都如此。
在其他人眼中,贾权这么一个童生出身的官员,恐怕与他们同殿为臣,都是在羞辱她他们。
相对于武官的刀,文官的嘴和笔才更是杀人于无形。
那些文官理由与上下齐心一致,便是一向唯才是举,不是太重视功名的黄琼,也不能不做出让步。
对于贾权这个出身,黄琼也有些头疼。
有时候,也埋怨这个家伙,弄虚作假弄到自己头上来了。
但若是真让他放弃贾权,无论从公也好,私也罢,也都是断然不可能的。
贾权不仅有才干,而且也算才华横溢。
如今贾权主动求去西域,实则是为了黄琼解决一个很大困境。
只要贾权在西域,哪怕只做出一丝微小成绩,黄琼在调人回京升级,阻力都不会有如今这么大。
自从表白了心事后,便一直没有在说话的贾权,看着黄琼听完自己话后,微微有些变色的脸色。
再一次张张嘴,却是最终什么都没有说出来。
而黄琼看着虽说话说的有几分激愤,但脸色却显得很平静,并没有他语气中不忿的贾权,最终也是只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而什么都没有再说。
一直到贾权的离开,黄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