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
三天后,鲜于仲通只身逃回长安。
杨国忠知道鲜于仲通战败,三天没睡觉,已经想好一计。
杨国忠冷冷的问道:“除了你,还有谁逃回长安?”
“回宰相,只有臣一人,我们大败,全军覆没啊。”
“你确定,就只有你一人回到长安吗?”
杨国忠再三确认。
“臣确定。”
杨国忠冷冷说道:“你先回府,五天内不要出府,不要见任何人。”
鲜于仲通有些摸不着头脑,以为是杨国忠要软禁他,磕头跪谢道:
“多谢宰相不杀之恩。”
鲜于仲通走后,杨国忠秘密找来很多人,这些人看着都是狠角色。
“你们二十人去灭了摆渡阁,办得到吧?”
那些人点点头,“保证完成任务。”
又对另外二十人说道:“封锁一切关于我军战败消息,谁知晓杀谁。”
“领命。”
又对另外五人说道:“你们去传播一个消息,谁敢讨论大唐军和南诏的战事,谁株连九族。”
杨国忠权势滔天,他这是想一手遮天,掩饰战败的事实。
随后,他进宫秘密找到杨贵妃。
“堂兄,你怎么来了?”
杨贵妃这么一问,杨国忠知道,大唐八万大军全军覆没的消息,皇帝还没知晓。
他“扑通”一声跪下来,长跪不起。
“起来说话,你多大的事情,把你吓成这样?”
杨国忠依旧跪着,说道:
“娘娘,救我。”
杨贵妃看到杨国忠从没像今天这样,她才意识到可能有大事发生:
“什么事情,你得说出来让我知道。”
“我们战败了。”
杨贵妃突然猛的站起来,“哪里的战争败了?”
“南诏。”
“回来多少将士?”
“八万将士,只有鲜于仲通一人回到长安。”
杨贵妃预感到事情的确棘手,八万大军居然全军覆没。
“听说南诏所有兵力,并没有八万,我们为何会败?”杨贵妃有点不敢相信,“这事,现在都有谁知道?”
杨贵妃听到战败的消息,反应也和杨国忠一样。
这关系到他们杨家的荣耀和恩宠。
“南诏和吐蕃结盟了,我觉得我们这次,军队派少了。”
杨贵妃想了想,“我就说会战败,原来是南蛮投入吐蕃怀抱去了,怪不得我们会输。”
“所以,娘娘,我今天来,就是想请娘娘,帮我看住皇帝,瞒住这次战败的消息。”
“可一直瞒下去,也不是个办法。”
杨国忠想了一会,说道:
“娘娘,您只管帮我稳住皇上,其余的事情,我已经想好了。”
“可行吗?”
“可行,等我真的拿下南诏,以前的战败就无关紧要了。”
“行,行事小心些,皇帝这边交给我。八万将士全军覆没,不是小事。”
杨贵妃对朝堂之事不感兴趣,但还是问了一句:
“你打算如何做?”
“我们这次之所以会战败,首先士兵力不够。
重要一点,我们姚州府被南诏拔掉,导致我们消息不灵通,没有提前得知吐蕃大军已经加入战争。
所以,这次,我觉得首先要重建姚州城。
然后,找个合适时机,向皇上要更多军队,一举拿下南诏国。”
杨贵妃听了,还真像是那么一回事。
“就按你说的办,别的事情我不懂,也不想管,皇上交给我,别的你自己搞定。”
“多谢娘娘。”
“起来吧,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你好我也才好。”
搞定杨贵妃后,杨国忠长舒了一口气。
视线转到摆渡阁,摆渡阁百事通顾琰死后,摆渡阁消息有些滞后。
所以,他们还不知道大唐战败的消息。
二十名高手,奉了杨国忠的命令,要灭了摆渡阁。
如今的摆渡阁,能撑起大场面的只有古木一个人了。
自从西南任务失败回来,古木隐隐觉得会有什么事发生,但又说不上来什么事。
按照杨国忠那种嚣张跋扈、睚眦必报的性格,以后摆渡阁应该接不到什么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