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耿,所以朕才对你们的言行多有宽容,但是……这不是你们倚老卖老、肆意妄言的资本!
近来你们确实没少举荐人才,但都不太合朕的心意!朕需要的是那种能去地方务实肯干的年轻人,能帮着朕带领着百姓解决天灾和战乱的人,你们举荐的人要是能做到,那我还费什么心?”
这时候一个举荐次数最多的老臣感觉自己被皇上diss了,心里不爽极了,他站出来说:“皇上,大燕是皇上的国家,现在各地也不是没有官员,只需要皇上一句话就能命令他们做事,何须再选人去地方?咱们现在缺的是朝堂上的官员呐!您看咱们的丞相大人都做起了文书的事务,身兼数职不放权,可不就是朝堂没人嘛?”
朱文山放下笔,气势汹汹的站了起来,指着那个老臣说:“你的意思是我愿意挨累一个人包揽一堆职务呗?那你来,来来来,你坐这当文书,这个丞相也给你来当!你来!”
一边说一边就去拉扯那个老臣往自己的位置上坐。
那个老臣撒腿就往后跑,一边跑一边喊:“朱丞相!你别跟老夫开玩笑!我岁数大了,受不了那份累!”
朱文山都被气笑了,站在大殿中间怒喝:“你还知道你岁数大了?!皇上需要年轻人进朝堂,但不仅仅是年轻!还要有真本事!
你们之前举荐的那都是什么?啊?除了会写点酸诗还会什么?不就是家里根基好点吗?
今天我朱文山就告诉各位,皇上要推行的是科考制,以后不看根基背景,只看考试成绩,不管是世家贵族还是种地放牛的,只要是能一步一步的考到皇上面前,那就是天子门生,皇上就会重用!”
顿时把下面的老头震撼到了。
“什么?蝼蚁也能当官?”
“胡说八道!那种地的能买得起书吗?大字都不识考什么考?”
“朱丞相,何为科举制?怎么个考法?”
朱文山拿出一个昨晚费劲巴拉做出来的大字报,就是那张科举图。
不整个大字报不行,因为这些老头大部分都有点眼花看不清小字。
朱文山就指着图给他们解读了一下科举制是如何让一个普通人从底层一步一步走上朝堂的。
给他们这帮老头听的一愣一愣的,一个个都像是要心肌梗塞了似的目瞪口呆。
皇上最后补充道:“今年时间上来不及了,今年朕就开一场简单的考核,会面向全国的百姓出题,朕和朱丞相会亲自审卷,只要是能答的合我的心意,那便可以入朝为官!”
这一番话,让那些老臣有点没反应过来,前后左右开始小声议论了起来。
他们这些老头所谓的小声议论都跟正常人正常说话的声音一样大。
听得皇上很无奈,也很想……笑!
没办法,岁数大了都有点耳背,自言自语都能说出声,一点秘密也藏不住。
等他们议论明白了,也反应过来了,这是要变天呐!以后世家地位不保呀!农奴都有翻身做新贵的可能呀!
那怎么能行?!世家大树盘根错节,岂能让蚍蜉给撼动喽??
死谏!必须死谏!
有一个老臣家里有一大帮的子孙等着皇上迁都之后招揽他们入朝为官呐,这要是改成科举制了,这些子孙岂不是没机会了,毕竟他们要是能考得上谁还需要四处求人联名举荐呀?
这个老头第一个站出来,哭颤着说:“皇上呐!老臣举全族之力守着皇宫,被魏先荣他们叛党残害了近半数族人,我们为的就是保住燕家的皇位呀!若是这样科举的话,恐怕我无法跟族人交代呀!”
朱文山说:“那就让他们参加考试就好了呀?交代什么呀?难道他们都是不学无术之人惧怕考试?”
老头一下子就颓了起来,可不就是嘛,不然他还在这争取什么呢?
“皇上,请看在老臣全族誓死效忠皇上的面子上,就……就不要废除举荐制!老臣以死谏言,祖制不能废!”
老头说完,像个扑棱膀子的麻雀一般拨开人群,咣叽就撞柱子上了。
皇上一捂脸,透过指头缝看看他死没死,心说这皇宫果然是不能再要了,太脏了。
皇上只是出于面子说了一句:“你这是干嘛呀?何苦呀?有话不能好好说嘛?!”
其他跟这撞柱子的老头有同样境况的老头们一看皇上竟然会心软、会心疼他们,说不定这一撞就能让皇上不敢推行科举制了呐!
于是,一群扑棱着膀子的老麻雀们都高呼着“祖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