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手将小黑虫丢入口中,又将其余的小黑虫也全部摄起,吃掉,以保证获得基因的完整性。
得到了想要的,罗文没有耽搁时间,连忙返回母巢处。
500只新一代蚁后的订单已经被完成了200只,罗文赶忙将新获得的基因片段添加进去,扩充剩余未生产蚁后的基因库。
这样,他的水军生产基地也算有了着落。
时光流逝,200只新蚁后成熟之后被运往前线,那里还有一座巨大的蚁巢需要它们去接收。
里面的大头蚁蚁后和剩余的工蚁在展示完才艺之后,就进了肚里屯。种植园被封禁,急需人手去打理。
原本在那附近驻点的三百只老蚁后也被分散到大头蚁领地的各处,毕竟那里可以说是危机四伏,周围可是有着十多座红蚂蚁的巢穴。
前段时间,虫群的兵力格外的空虚,万一红蚂蚁真的打过来还真不太好办。不过凭着虫群三千座基地的底蕴,补充兵力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情。
现在那块领地已经重新聚集起了超过200万的兵力,只要不是红蚂蚁联合起来,集体入侵,单来一两家那就是找死。
新蚁后到位后,虫群自己的种植员被迅速孵化出来,经过一段时间的成长,已经接手了种植园的维护和生产,只是面临着人手严重不足的情况。毕竟那里可是曾经养活了700万只的大头蚁,地下农场的面积惊人。
那些纤维状菌类作物相当的娇贵,一段时间没有搭理,竟然有些生长不良。
不过情况很快有了转机,原本的黑蚂蚁模板的工蚁,不知道是因为它们学习能力强还是其它的未知原因,竟然也学会了如何打理维护种植园。
这样就不需要等待新的大头蚁模板的工蚁成熟了,大量的老版工蚁被调往大头蚁蚁巢,原本人手不足的情况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随后一段时间,新版蚁后逐渐成熟,它们原本也是需要支援前线的。不过,在老版工蚁接手了种植园之后,它们就有了新的去处。
一座座新的基地沿着湖岸和河岸建立了起来,大批新式兵种开始下水,它们外表都差不多,犹如倒扣在水面上的小船,只是体型各异。
它们小的如同它们的原身,只有两三公分的体长,而大的犹如一个小磨盘,体长在半米左右,一跃超越巨蝎,成为虫群除罗文之外,体型最大的兵种。
这些大家伙只少量生产了一些,充当运输船,送了一些侦察兵到对岸。未来会视情况,来看看是否有大规模生产的必要。
虫群在此后的日子里,暂时停止了扩张。有了种植体系的加入,领地内能容纳的虫子数量大大提升。挖掘蚁被重新添加到了生产列表,大批的挖掘蚁被孵化出来。
有了这些家伙的帮助,领地中原有的基地被重新规划,添加了螺旋通道,一座座种植园被挖了出来,完全是仿照大头蚁蚁巢的布局来改造。
大头蚁毕竟搞种植业搞了这么长时间,专业性肯定比罗文要强。比如之前一直困扰罗文的问题,大头蚁蚁巢上方密密麻麻的孔洞到底是做什么用的?
后来接手它们蚁巢后,经过实践,才发现那些孔洞是用来散热的。那些菌类作物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及时排除巢穴。不但会影响作物生产,就连虫子本身也会受到影响。
而那螺旋状蜿蜒向下的通道,通道上的房间,还有那巢穴上方的孔洞,都是这套散热体系的一部分。
所以,在没有完全搞清楚那巢穴结构,还有没有其它隐蔽作用之前。罗文决定全方位仿照建设,然后再通过慢慢实践,学习了解,直至全部掌握。
接下来的一段日子,虫群进入平稳的发育期。北路大军停止的继续探索,其它两路大军也减慢了前进速度。
新的种植体系需要大量的人手,大头蚁不知道用了多久的时间才憋出了那么多的数量。罗文不可能通过时间来慢慢积累,虫群有自己的优势。
于是,新的一批蚁后订单被排上了母巢的生产日程。
这笔订单足足有两千只,这批蚁后没有自己的领地,它们会充当生产工具,全力为领地中现有的基地补充人手。
不过,这些只是暂时的。当虫群的种植体系完善,人手补足,再次扩张的时候,它们必将会拥有自己的基地。
而且到时就不止三路大军了,新的东路大军会跨过河流,在河对岸开疆拓土。
河流已经被虫群征服,它们再也无法阻碍虫群扩张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