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在戎在祀,一千新军将士跋涉万里,带来了朕需要的一切,而这些将会造福大明亿万百姓,将会为大明带来翻天覆地般的改变,那么这些倒在路上的战士,和出色完成任务的功臣,蒋爱卿身为礼部尚书,觉得该如何褒奖?”
蒋冕躬身应道:“既是为国而殉,自然享有烈士待遇,当配享英烈祠,记载明功绩,受香火供奉,一应抚恤亦不可短少丝毫,至于如沈将军这样的功臣,可升职加俸,以示嘉奖。”
果然还是没出朱厚炜的预料,大明的文官终究还是那副无论如何都见不得武人好的嘴脸,想让他们给予有功武人多好的待遇和殊荣,那简直就是痴心妄想。
但是朱厚炜觉得再怎么说,就凭沈庚中的功绩,文官就算再吝啬,起码也得给个爵位吧,哪怕是伯爵……
可惜终究还是他高估了文人对武人的防范和鄙薄程度。
不过也能理解,要知道在历朝历代职和爵都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职官再高,想贬了也就贬了,可爵不一样。
只要封了爵,就是勋贵的一员,勋爵集团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利益整体,皇帝就算要削爵,那也得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否则爵位也太不值钱了。
不值钱的东西没人会去珍惜,既然不值得珍惜,那么谁还需要豁出老命去争取?
那么皇家对于天下人最大的一块利益诱惑就会失去应有的价值。
所以对于皇室而言,爵位不是不封,而是极其难封罢了。
正德皇帝封战王是特例,没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