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副连长。
这六人杯水车薪,改变不了现状,再从尖刀连抽调也不行,他们也缺干部,原本六十二人的编制,被扩充到七十五人。
依旧是六个班,每班九人,两个四人制的轻机枪组,两个三人制的掷弹筒组,三个排长,连部四人。
针对这样的情况,团部组织了夜校,突击给新任的班排长培训,效果不错,不到两个星期,团里的训练走上了正轨。
但还有一个问题,新兵的基础知识太薄弱了,枪械的基本知识,弹药的使用和储藏,枪支的保养等等,很多新兵以前是民兵,枪都没摸过几回,哪里懂这些。对枪械的认知还停留在使用黑火药的火绳枪阶段。
团里懂这东西人很多,能深入了解的就少了,对这么多种类的枪械都了如指掌的只有王恒一个。
政委给他派了一个新活,每个星期来一场专题课,先把班排长教会。
王恒突然成了老师,尖刀连这个独立团的“教导连”算是实至名归了。
讲课嘛,也没什么心理压力,就当是以前在贴吧里给别人科普。
他的第一堂课在第二天就开讲了。
最先讲了现代枪械的起源,中国的火铳,讲了前装弹和后装弹的区别和演化过程。
再就是什么是口径,什么是阴线,什么是阳线,只要是线膛枪,子弹弹头的直径一定比口径大。
“同一种类型的子弹,也要看它们的弹头直径是不是一样的,比如老套筒和汉阳造的子弹就不能混用,这一条一定要记住了,混用损伤枪械是小事,炸膛伤到了自己可就是大事了,千万不能马虎。”
王恒讲完了这句,回过头看了看下面的听众,大家听得很认真,李云龙和政委也在听。
他讲得很细致,还让大家拿起手里的两种子弹对比了一下,看看能不能观察出这0.1毫米的差异来。
黑板上的结构图,眼前的实物,双管齐下,他讲课的效率非常高,战士们吸收的很快。
下了课,李云龙找了来。
“你这么懂,会不会造子弹。”李云龙听课很认真,听到定装弹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后,竟然觉得这玩意很简单,特意跑来问问有没有路子自造。
“会,原理简单,但实操很难,缺发射药,缺加工机械,缺底火的原料,咱们什么都缺。”
“咱们不是有弹壳嘛,总部那里不是能搞复装子弹吗。”
“复装子弹只能用一次,弹壳受不了多次的使用,而且底火这东西,我搞不出来。”
李云龙听后点了点头,脸上有点失望,脑子里却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王恒觉得自家的团长肯定在打谁的主意了。
一次性补充了这么多新兵,原来的房子不够住了,好在现在是夏天,大伙打打地铺也能解决。
尖刀连补充的新兵都是优中选优,加上已经逐渐成熟的训练体系,和足量的伙食保障,半个多月,这些新兵就能跟上训练的节奏,不至于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