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步兵第三营营长彼得拿起了话筒,他大声喊道:
“呼叫指挥部,呼叫指挥部。”
很快电台就接通了,那个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
“这里是指挥部,请讲话。”
“敌军支援分队大约400人,已经成功突破我方第四条防线。”彼得同志兴高采烈的说道,似乎防线被敌军突破是一件多么值得夸耀的事情。
让人意外的是,对面那个威严的声音也变得愉悦起来,他夸奖彼得道:
“干得不错,第四条防线由你统一指挥,立刻封闭缺口。”
“是,政委同志,坚决完成任务。”营长彼得兴奋的放下了话筒,立刻发出了反攻的命令。
很快,山县大佐就发现,苏军部队在渡过了最初的慌乱以后,渐渐站住了阵脚,他们甚至组织了反冲锋,重新关闭了联队打开的缺口。
山县大佐最开始并没有太在意,毕竟这种事情也是战争中经常发生的,有些重要阵地经常需要易手七八次,才能最后确定赢家。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想要继续在苏军第四道防线上打开一个新的缺口,却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苏军在诺门罕的正面,一共布置了五道防线,第一道和第二道防线并不是主阵地,防守的兵力也只有一到两个连。
真正的主阵地是第三和第四道防线,这两条防线上,分别驻扎着苏军的两个主力步兵营。
虽说第三营在之前的战斗中已经损失了部分兵力,但是当他跟第四道防线上的步兵第二营汇合后,整条防线上的苏军兵力还是达到了足足的900人。
如此充裕的兵力,使得苏军指挥官除了能够牢牢顶住山县的正面压力,甚至还能分出两个连的兵力,对突破的宫岛裕二进行警戒射击,驱逐他们加速离开。
而山县联队分出400人的支援分队后,剩下的兵力也只剩下1000余人,这种情况下,山县啃不动苏军的第四道防线,自然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只是山县大佐自己还没有意识到罢了。
而第五道防线却是作为预备防线设立的,守备他的兵力也最少,只有一个120多人的连队。
此刻,一路马不停蹄的宫岛裕二,就面临着这条苏军最后的防线。
吃过几次苦头的日军没有贸然的发动冲击,宫岛裕二谨慎的派出了小股士兵进行佯攻,希望能试探出苏军的火力点。
然而让他大吃一惊的是,直到这一小股士兵踏入了防线的战壕里,也依然没有苏军火力的出现。
没过多久,日军小队长就兴奋的发出了攻占第五道防线的信号。
宫岛裕二纳闷的想到,难道这里的苏军知道大势不妙,已经提前逃跑了吗?
看起来倒是很有这种可能,在苏军防线的后方,宫岛中尉意外的发现了一批没来及撤走的苏军物资,其中竟然还有不少汽油。
中队里有人主张烧掉它们,宫岛却有点舍不得,汽油可是皇军都很紧缺的物资呢,万一跟东支队汇合后能打败苏军呢,这些可都是难得的战利品啊。
既然没有敌军,宫岛中尉也不想在这里久留,整个东支队还等着自己拯救呢。
就这样,宫岛裕二率领部队飞快的通过了苏军的第五道防线。
这个时候,在第五道防线侧翼的一个小沙丘后,一个苏军少尉悄悄打开了电台,他小声的汇报到:
“日军支援分队400余人,刚刚通过我方阵地,步兵第九连按照您的命令隐蔽在阵地侧翼,没有被敌军发现。”
“很好,少尉同志,继续保持隐蔽,等候我的命令,我们很快就到。”电台那头,一个威严的声音说道。
“是,政委同志。”少尉向电台恭敬的敬了一个礼,这才放下了话筒。
尽管整个诺门罕前线都没有几个人亲眼见过这位政委同志,但短短时间内,一线的基层指战员们,就都知道了他的大名——米哈依尔,这个名字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几乎就成为了一个传奇。
有人说,他一个人,用一把刺刀,就杀死了日军一个骑兵分队。
还有人说,他用一门迫击炮,摧毁了日军一个战车中队。
更有人说,在他无畏的冲锋下,整个日军东支队都胆寒了,他们头也不回的就逃跑了。
尽管少尉同志觉得,这些传说有些夸张的成分,但无可否认的是,正是在这位传奇的米哈依尔政委领导下,整个苏军的士气都高涨起来,被动挨打的局面也被彻底扭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