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士徽的领导下,骆越族不仅成为了止血草药的主要供应者,他还鼓励族人深入山中,采集更多的药草。这些药草种类繁多,有的能清热解毒,有的能祛病强身,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药用价值。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收购这些药草,士徽在山城设立了官方收购点。这些收购点由专人负责,他们根据药草的品质和稀缺程度,给出合理的价格。这一举措不仅为骆越族人带来了额外的收入,也极大地激发了他们采集药草的积极性。
骆越族人的生活因此得到了显着改善。他们开始更加珍视山中的草药资源,同时也对士徽的领导更加敬佩和信任。
随着时间的推移,骆越族的药草采集和供应成为了一个庞大的产业。这不仅为骆越族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也为连年征战的天下提供了重要的医疗支持。
夜幕降临,士徽坐在书房的烛光下,眉头紧锁。他知道,药材的采集只是第一步,真正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医者。在这个医疗条件低下的时代,每一个医者都是宝贵的。
士徽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华佗,不知道这位神人正在哪里云游。
士徽站起身,走到窗前,望着星空。他心中明白,医者不同于工匠,不仅需要熟练的技艺,还需要有一定的文化功底和悟性。他们需要理解药草的性质,掌握疾病的规律,甚至要有一定的哲学思考能力。这样的医者,不是随便找几个人就能胜任的。
士徽决定为交州五个郡四十六个县,招募一批医者,既然没有那么多医者。就只能通过高薪聘请的方式来。
他唤来传令兵:“立即传令给各个商贾世家,让他们不惜一切代价,从外地招募医者回来。若有人不肯自愿,那就采取必要手段,绑也要将他们带来。每个世家至少上交三名医者,不,五名!此事关乎交州百姓的生死,不容有失。”
传令兵闻言,神色一凛,立刻应声道:“遵命,主公!”
士徽的命令迅速传遍了整个骆越族,各个商贾世家纷纷行动起来。
他们不惜重金,四处寻访名医,有的医者被他们的诚意所感动,自愿前来;有的则需要更多的“说服”,但最终,没有人能够拒绝士徽的召唤。
然后,他开始策划建立一所医馆,为医者提供研究和教学的场所。他决定,这所医馆不仅要教授医术,还要教授文化知识,培养出既有医术又有文化的医者。
短短一个月内,士徽的医馆便聚集了四十名医者,他们来自各地,各有所长。在这众多医者中,难免会有滥竽充数之人。
士徽要求他们每隔一段时间,便要在医馆聚集,分享他们医治病人的方式和方法。这种交流学习的方式,不仅能够促进医术的进步,还能有效地杜绝滥竽充数的可能性。医者们讲述着自己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学习,互相启发,整个医馆充满了学术探讨的氛围。
士徽还进一步加大了对医者的培养力度。他为每位医者配置了五名徒弟,这些徒弟都是聪明好学的年轻人。他们跟随在医者身边,学习医术,观摩治疗,通过实践和理论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医者。
这些徒弟们,既是医者的助手,也是他们的传承者。他们在跟随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医术,更学到了医者的品德和责任感。他们明白,作为一名医者,不仅要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有救死扶伤的仁心。
一年之后,两百余名学徒医者将迎来他们的考核日。
考核分为多个部分,包括理论知识、临床技能和医德表现。每位学徒都要在评审团的面前,展示他们的医术和所学。
合格的继续跟随医者学医,不合格的则是转为外科医师。
士徽早已为他们准备好了新的学习内容。学习一门新的技艺——解剖学。这门学科要求学徒们深入了解人体的结构和功能,为外科手术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他们还要学习护理学,主要专注于伤口的护理和缝合技巧。
护理学不仅要求学徒们掌握处理伤口的技巧,还要学会如何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护理。这门学科的重要性不亚于医术本身,因为良好的护理能够显着提高病人的康复速度和生存率。
蔡琰轻盈地走进书房,手中托着精致的茶点,她的眼神温柔而宁静。士徽正专注地绘画,手中的画笔在纸上舞动,勾勒出一幅幅精密的医疗器械图。她看到他的眉头紧锁,全神贯注,便轻轻地将茶点放在桌上,退到一旁,静静地等待。
“夫君所画,可是医者之器?”蔡琰轻声问道,她的声音柔和,生怕打扰了士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