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年司马子如、高季式把高欢的主簿孙搴叫过来陪自己喝酒,结果害得孙搴饮酒过量而死。
高欢亲临察看,司马子如跪下磕头:“高王,下官该死,下官等不知首孙主簿酒量浅,没想到他竟然喝酒也会身亡的,也不知道他身体是不是有不为人知的毛病。”
高欢说:“你们折断了我的右臂,希望你们能寻找一个更好的还给我。”于是,司马子如推荐了中书郎魏收,高季式则推举了陈元康来继代孙搴。
当时,高欢先取用了中书郎魏收来取代孙搴来做丞相府主簿。
有一天高欢对高季式说:“现任主簿魏收写出来的那些东西,我是越看越不满意。所以你能不能给我推荐一个比较严谨缜密的人呢?”
高季式再次向高欢推荐了陈元康,并说道:“陈元康能在黑暗的晚上写文书,而且写的特别快。”
高欢把陈元康召过来一见,果然十分满意,当场授予他大丞相功曹一职,不仅允许他掌管国家机密,又让他做了大行台都官郎。
对于当时的国家军务,陈元康了如指掌,问无不知,对答如流。
有一次,高欢临出发的时候,留下陈元康在自己身后,他自己就坐在马背上念出九十多条号令,陈元康掰着手指一条一条地数,竟然能够全部背下来。
陈元康惊人的记忆力令地场的人全都惊愕咋舌。
陈元康与赵彦深同掌国家机密,被当时之人称为国密“陈、赵”。
虽然当时陈元康官位高于赵彦深,但陈元康的性格却十分柔和谨慎。高欢越来越喜欢陈元康,说道:“陈元康这种人,世间少有,如今却让我得到了,这一定是上天赐予我的!”
对于高慎密谋叛变一事,后来高欢知道了,这都是因为崔暹怂恿儿子高澄。去替自己的妹妹出气之缘故。所以高欢想杀掉崔暹。
高澄知道后就把崔暹藏起来,然后替崔暹去向父亲高欢求情。
高欢说:“这次看在儿子你的面子上,我姑且饶他一命,但我一定要狠揍他一顿来教训他。”于是高澄放出了崔暹。
高澄对陈元康说:“你要是不能劝止父王,让崔暹挨了打,我就再也不和你见面了。”
陈元康听后就知道高澄只是想做做样子给父亲看。
等到崔暹见到高欢,脱下衣服准备接受惩罚之时,门外的陈元康马上快步走了进来,他一边走上台阶一边对高欢说:“大王,且慢,请听下官一言。大王以后是要把天下托付给世子的,难道您连一个崔暹都不能原谅吗?”
于是高欢听从了陈元康的建议,宽免了崔暹。
高澄入朝辅政之时,崔暹、崔季舒、崔昂等人一起被任用,张亮、张徽纂等人也得到了高澄的礼遇,但他们的职位都在陈元康之下。
当时的人们都说:“三崔二张,不如一个陈元康。”
陈元康跟随高欢参与邙山之战。高欢在邙山打败了宇文泰之后,与诸位将领召开会议。当时大家都认为,在野外没有青草,而且他们的士兵和马匹疲惫不堪,所以不能乘胜追击宇文泰。
陈元康却说:“两军交战已经很久了,如今我们大获全胜,这便是上天的意思,时不可失,所以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宇文泰。”
高欢说:“万一碰上了宇文泰的伏兵,我该怎么办?”陈元康说:“前些日子大王从沙苑还军的时候,宇文泰都没有设埋伏,如今他都溃败到了这等地步,哪里还能制定出周密计划?假若您放弃这次胜利,而不去追击宇文泰,他日宇文泰一定会成为您的心腹大患。”
很可惜高欢竟然没有听从陈元康的这项提议。后来,高欢因为陈元康有功封安平县子,食邑三百户,不久之后封平南将军、通直常侍,转大行台郎中,徙为右丞。
直到高欢病重时,才对高澄说:“当初邙山之战,都是因为我没有采纳陈元康的建议,才给你留下了宇文泰这个巨大的祸患,这是我最大的遗憾,我死不瞑目。”
武定五年正月初八(547年2月13日),高欢去世,一开始是秘不发丧,这件事也只有陈元康一个人知道。
可见,陈元康是深得高欢和高澄父子的信任。
高欢死后,高澄开始主持朝政。陈元康得高澄的恩宠,所以被拜为散骑常侍、中军将军,封昌国县公,食邑一千户。
等到侯景反叛时,高澄被诸位将领逼迫,所以高澄想要杀崔暹向诸位将领谢罪。高澄先偷偷地将这个打算告诉了陈元康。
陈元康进谏说:“如今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