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昭君在为高欢诞下六子二女后,为家添丁,自然是全身心投入家庭,精心照料子女,助力高欢治国。她发挥贤内助本色,孜孜不倦教导子女,注重培养他们勤勉诚实的品质,为家国未来倾注心血。
时光荏苒,转眼已是公元547年。昔日满怀壮志的高欢,终因病魔缠身而离世,这无疑给娄昭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岁月无情,英雄长逝,留下的只是无尽的哀思与回忆。
高欢辞世后,北齐朝纲震动,群豪竞起,局势波谲云诡。娄昭君身处风口浪尖,四方势力压迫如山。有人劝其遁世避祸,深藏宫中。然娄昭君凛然不惧,毅然挺身而出,视此为天命所归之考验。
高家几个儿子,没有一个是泛泛之辈,在动荡风云的南北朝几乎都做出了各自的功绩。由此可见高欢确实不仅是位有谋略的乱世枭雄,还是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而其中在高欢背后的娄昭君更是功不可没。
而高澄打小时起就是备受期待的长子,正室出身,受人喜爱。这些都让高澄的前半生备受瞩目和关照。然而可能正是这种关照,使得他缺少了对于身边危险的警惕性。
纵其一生,高澄有谋略,有仁义,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也是一流水平。虽然稍微大意,不够谨慎,但是却不是什么大的缺陷。如此草率死去,不管是意外还是他人的权谋,都让人不禁感叹,时也,命也。
当娄昭君得知大儿子高澄被刺杀的消息,一度伤心欲绝。
她哀号着说:“澄儿还未年满三十岁,因何天妒其才,早早离我而去,让我白头人送黑头人,如今的朝政大事要依靠何人啊?”
由于当时,高欢和高澄所留下的政治班底均不看好娄昭君的次子高洋,认为他只是一个凭借着父兄的势力才能在朝政上任职的平庸之人。
娄昭君伤心归伤心,但她不能眼见着丈夫和长子穷一生的精力打拼下来的江山就此付之流水,拱手让人。
于是,她决定纠集高欢的旧部,召开会议,商讨未来的朝政大事安排。
高欢生前与娄昭君长居于晋阳的大丞相府,而高欢的旧部绝大部分也在晋阳。她派人去逐一下帖子,将这些旧属部将都请到了大丞相府来集合。
这些人当中包括:厍狄干、斛律金、贺拔仁、韩轨、可朱浑元、彭乐、潘相乐等。
众人来到大丞相府集合,一一向娄昭君行礼问安。
娄昭君哭着说:“诸位将军,我家澄儿不幸遇刺,已经身故了,本妃请诸位将军到来,想商量一下接下来的政局大事如何安排。”
众位一听都大吃一惊。厍狄干因为娶了高欢的异母妹,与高家是姻亲关系,他听到后神色凄然,担忧地问:
“大嫂子,您还撑得住么?”
“我必须要撑住啊。”
娄昭君呜咽地说道。
斛律金在高欢生前深得他的信任,高欢逝世不过两年多些,接着又发生高澄遇刺的事件,他也感到十分惋惜,就说:
“王妃要节哀顺变,但凡有用到下官的地方,尽管说就是了,下官定会全力支持,王妃切莫乱了心神,被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
“本妃谢过将军的关心,今天请诸位到来,是希望诸公对次子洋儿鼎力支持,协助他收拾乱局,稳定朝政。”
贺拔仁说:“王妃,下官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贺将军但说无妨。”
“是,王妃,下官是担心高大都督年纪尚轻,虽然一直有跟随着高王和齐王辅政,但毕竟遭逢了变故,下官忧虑他能否做到处变不惊,统筹大局?”
“本妃知道在座的诸位将军对我家洋儿的能力有所怀疑,但不要紧,他是个守成有余的人。
洋儿他自九岁起就跟随大哥学习处理政务,到如今都有一十四个年头了,他也是成年人了。
即便能力上比不上父兄,但守住基业相信是问题不大的,最重要是有诸位的尽力扶持,本妃也会参与临朝议政,定能帮助洋儿渡过这个难关的。”
众人都知道,高欢在世时都会时时与娄昭君商议国事,她对朝政上的事务也是非常熟悉的,甚至有些政策措施还是娄昭君建议高欢去实施的。
听闻她会亲自协助高洋处理政务,大家都松了口气,放下心来。
而此时远在邺城的高洋,正与杨愔、杜弼、崔季舒及高德政等人,商量接下来该如何做的问题。
杨愔说:“目前的重兵都集中在并州,大都督应该尽快赶去晋阳,掌管并州兵马,将兵权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