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方校长夜巡(二)别让韩愈跑了
负责六班授课的是王老童生,也就是之前被迫教给高三作弊方案的那个。
王老童生从十几岁开始进学,如今已经五十多岁、近六十的人了,头发和胡子都已经花白,但他还没考上秀才。
当然这并不影响他心中的浩然正气。
柳下沟那种地方他是从来不去的(因为没钱),他也不喜欢别人去,特别是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学生。听底下学生把去柳下沟的腌臢事说的这样义正严辞,王老童生直气的胡子打颤。
“此处是课堂,你们莫要胡闹!”
其实外头已经敲响了正十点的钟声,只是里头太吵他们没有听到。
王老童生还在奋力敲着黑板要他们安静,接着又大声训斥道:“你们本是流离之人,既有机会入了课堂又怎可嫌弃作业太多?治学贵在一个勤字,毁在一个惰字,韩大家早有言语,道‘业精于勤,嬉于荒,行成于思,毁于随’……”
“不听不听!王老童生念经!”
“又来了!明知道我们听不懂,你还专门拽这些酸词,王老师,你能不能说些人话?”
“这个韩大家到底是哪個龟孙,怎的你总是替他传话,他自己又不来?”
王老童生一句话没说完,就被底下的人给打搅了,还有人问他唐宋八大家的韩愈是哪个龟孙。王老童生平时最喜欢韩愈的文章,如【师说】、【马说】、【春雪】、【听颖师弹琴】等几篇都读过百余次不止,自然而然的,平日里他也经常会引用其中的名句。
韩大家为什么不自己来?人家倒是想来,问题是他来的了么?
王老童生被这问题问的脸颊肌肉直抽抽。
没办法,他只能跟这帮粗胚耐心解释道:“韩大家名韩愈,字退之,也称昌黎先生。他是唐时的文章大家,有许多名篇传世,刚刚我说的这句就引自【进学解】,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读上一读,此篇文章对于进学之人多有裨益。”
王老童生话说的诚恳,而且点明了韩愈是唐朝人……然而教室里头瞬间炸锅。
“狗东西!”“好胆!”
“他是个什么东西,竟敢与我家公子同名!”
他们的神情瞬间十分激动,好多人都“霍”的一下站起来了,有的破口大骂,有的大声逼问王老童生,要求他提供韩愈家的家庭住址。
“就连避讳的规矩都不懂么?还文章大家,我呸!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是不是!”
“王老头!你和这姓韩的是不是认识?你明知道姓韩的冒用我家公子名讳,你到现在才说,伱到底安的什么心思!”
“我们新城人饶不了他,快说姓韩的现在住哪里,我现在就要找他去,省的他跑了!”
“对对对,要快!无法无天了这属于是……”
所谓群情激愤就是这样了,王老童生站在上头,一开始时整个人都蒙圈了,等到有人急不可耐,上来强拽着他一起去抓韩愈的时候他才反应过来。
“名讳避今人,不避古人!”
“韩大家他是古人啊,隔了两个朝代,都死了六百年了!你们……你们莫要胡闹!”
王老童生涨红了一张老脸,他跺着脚,声嘶力竭的喊道。
好吧,看来不光是这些新城人,就连王老童生这意识里也认为当世之人应该规避方神子的名讳,祂的尊贵当然更胜皇帝,皇帝都有的东西,方神子怎能没有呢?
花了好一会时间,王老童生终于让这些人明白了名讳规避的规矩,不过还是有人愤愤不平,认为公子不应该和皇帝一样的,皇帝要避今人讳,那不管是本朝还是前朝的,不管是死了的还是活着的,都应该规避公子的名讳。
当然,这就属于无理取闹了。
总不能去巡查天底下的墓碑,更不可能把世间的书籍、族谱全都收罗过来,然后再把其中“不合适”的地方篡改一个遍吧?(大清翰林院:我不明白,为啥不能呢?)
闹过一阵子之后,他们也知道现在已经下课了,但作业的事还没“商议”好呢,于是他们不肯让王老童生出门,有的要求和隔壁五班一样,只写三十个字,有的认为作业这东西是用来折磨人的,要不您老行行好,给我们免了得了?
王老童生自然不愿意,他又开始碎碎念:“练写生字也是课堂的一部分,写的多了才能把它牢固的记在心底,一个字写五遍怎么能行呢?我当年在书院一个字是默写五十遍(心中画笔画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