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使者犹豫再三,最终还是答应了两部的要求。于是,两部欣然答应起兵围攻幽州。
一时间,大夏北面和西面风起云涌,斥候细作来往频繁。远在幽州的狄英也觉察到了各方的异动,急忙将情况汇报给高羽。
经过孔亮的动员,有大约两百万百姓愿意跟随高羽南下。大战即将来临,时间不等人,为防止道路拥堵,高羽即刻下令,命松赞卓雅率领豹师先行,带领已经集结在南皮以南的部分百姓们陆续开始南下。
幽州经过高羽数年的精心发展,几乎家家户户都饲养牲畜,其中以马、驴、骡子为主,也有一部分耕牛,所以几乎家家户户都有骡驴马车,最差的也有牛车,少数的几家没有车的,孔亮和宋慈也已经安排官府为他们准备妥当,所以看似人多,但是行进速度并不慢,再加上孔亮组织得力,百姓们行进也是井井有条。
高羽还特意嘱咐松赞卓雅,让她带足帐篷等物资,命她每隔五十里设一所简易营寨,以供后续赶路的百姓休息。这看似是高羽的爱民之举,其实也是一种鞭策,如果你一日行进不了五十里,那么也就意味着,你只能风餐露宿。
三日后徐若云和王府家眷们,也开始离开幽州城,向江南进发,田韦按照高羽的安排,率领两个狼师和一千黑骑保护大队前行。
南皮以南,人群熙熙攘攘,哭声、呼喊声交织在一起。
“爹、娘,你们在家要照顾好自己!” 一个年轻男子眼中含泪,对着年迈的父母说道。
“孩子,你放心去吧,跟着燕王,好好过日子。” 老人抹着眼泪叮嘱道。
主要是青壮年和家中有人当兵的百姓选择了离开,他们带着对未来的迷茫和希望,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而留下的则主要是深山里的百姓和一些老弱,他们一来是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不愿意离开故土;二来他们让家中的年轻人南下,怕自己拖累他们。
“孩子,别管我们,你们走吧。” 一位老者坐在门前,对着准备离开的儿孙们说道。
“爷爷,我们舍不得您。” 年幼的孩子拉着老者的衣角。
“走吧,走吧,只要你们能过上好日子,爷爷就满足了。” 老者挥了挥手,眼中满是不舍。
百姓们和自己的亲人告别后,扶老携幼,离开了自己世代居住的故乡。道路上,挤满了人群,行李、推车、牲畜,一片混乱而又悲壮的景象。
松赞卓雅自从当年茶马一战嫁给许虎后,一直都没有再领过兵,此次高羽可是让她独领一军,虽然只是护卫任务,松赞卓雅重新做回了那个骁勇善战的土番公主,也是高兴地步行,骑着马,在队伍中来回穿梭,指挥着士兵们维持秩序。
“大家不要乱,跟上队伍!” 她大声喊道。
孩子们的哭声,妇女们的叹息声,男人们的沉默,构成了这艰难的迁徙画面。
远在营口港的刘仁轨也准备了大批的船只。当接到第一批老弱妇孺后,船员们小心翼翼地将他们扶上船。
“小心点,别摔着了。” 刘仁轨亲自在码头指挥。
船只缓缓离开港口,驶向江南。海风吹拂着人们的脸庞,带着一丝未知的恐惧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南下的队伍中,一位母亲抱着年幼的孩子,艰难地走着。
“孩子,别怕,我们很快就会有新的家。” 母亲安慰着孩子。
队伍在艰难地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但他们心中有着对未来的一丝希望,这希望支撑着他们继续前进。
高羽站在城楼上,望着远去的百姓,心中五味杂陈。
高羽送走了第一批出发的百姓,正准备回王府,狄英和刘基、孙长卿匆匆走了过来。
狄英首先说到:“殿下,刚刚收到了四条消息,三条好消息,一条坏消息。”
高羽急切地说道:“先说好消息。”
狄英将薛孟陵发来的信拿了出来,说道:“商闻将军在商荣老丞相自绝于朝堂后,带领三万虎豹骑将士出走,到了虎牢关,利用虎牢关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有利地形阻挡朝廷大军,为我幽州军占领睢阳城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高羽听后,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难得商闻深明大义,能够坚守虎牢关,如此则为幽州军的行动争取了非常宝贵的时间。”
狄英接着说道:“第二条好消息就是睢阳城的守将是原冀州卫大将军冯开,所以我军极有可能可以兵不血刃的占领睢阳城和敖仓。”
高羽微微一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