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急了,诸葛亮反倒是放松下来。“孙将军已派子敬前来协商结盟事宜,主公不妨也派亮前去柴桑,表明主公结盟决心。”
“甚好!”刘备拿起毛笔,迅速写下派遣文书。写到一半,刘备停笔问:“孔明待何时出发?”
诸葛亮将羽扇往文书上一指:“明日出发。”
听到诸葛亮要明天就走,刘备顿时心尖一颤。东吴向来与荆州势不两立,若不是局势所迫,东吴根本不会前来与刘备义和。鲁肃出现的时机十分蹊跷不说,就算东吴真心想要和刘备联手,万一击退曹操后东吴反水,趁机扣押诸葛亮怎么办?所谓“扣押”还是刘备敢于想象的最坏结果,或许现实的结果会比扣押更为恶劣。
“主公?”诸葛亮又将羽扇在刘备眼前晃了晃。刘备向来果敢,可是今天反而瞻前顾后起来了。诸葛亮明白刘备的心结所在,他脸上的笑容渐渐调皮起来,“主公放心便是,击败曹军之前,东吴奈何不了我半分。”
刘备摇头说:“可是击退曹军之后,我们与东吴便会陷入一山不能容二虎的局面。”
诸葛亮眉眼一弯,“那就要看主公舍不舍得赵子龙了。”
刘备终于笑出声来,“军中将领,孔明尽管调遣便是。”
******
十月,柴桑。
孙权每日都会收到新的战报,十天前的战报说曹操俘获刘备的所有辎重。今天送来的战报更为惊悚,说曹操已经占领江陵,而且曹操正在江陵训练北方带来的水军!
鲁肃一去就是一个月,一个月来竟然音讯全无。得不到鲁肃的消息,这本身算是个好消息,就是鲁肃暂时没事;但这也是个坏消息,因为孙权根本不知道鲁肃究竟经历了什么。
“哎……”除了干着急,孙权还能做什么?
“将军为何叹气?”门外一个温和的声音传来。
“子瑜!”孙权赶紧出门把诸葛瑾拉进门来,“我是在担心子敬。子敬已经前去荆州一月有余,荆州战报日日传来,可是子敬却是半点音信也没有。”
诸葛瑾端端正正站在堂中,他胸有成竹地说:“将军不必心忧,今日东吴会有访客到来。”
“此话当真?”孙权的胃口顿时被诸葛瑾吊起来了。
诸葛瑾只是笑得谦和,却不再说话。
还没等孙权继续发问,一个侍从走进门来说:“报将军,鲁将军代诸葛亮前来。”
“快请快请!”孙权一个眉开眼笑。
侍从刚一出门,孙权突然想起什么,转头对诸葛瑾说:“子瑜,诸葛亮可是令弟?”
诸葛瑾恭恭敬敬作揖道:“孔明确是胞弟。将军放心,瑾一心辅佐将军,绝无二心。”
孙权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的心思竟然被诸葛瑾猜中了。可是身处乱世,他孙权又不得不多个心眼。哪怕诸葛瑾是一个能够与他推心置腹之人,这些时日来他与诸葛瑾已经到了神交的境界,可是关键时候他还是防人之心不可无。
虽说如今诸侯并起,亲兄弟各为其主的事情屡见不鲜,但诸葛瑾和诸葛亮并非凡人。哥哥诸葛瑾乃是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的真君子;弟弟诸葛亮更是王佐之才。这兄弟俩分庭抗礼不可怕,可怕的是万一其中一人向另一方倒戈。无论是孙权还是刘备,都是承受不住这种损失的。
孙权憨笑两声说:“子瑜不必多虑,我……我就是突然想起来你弟弟叫诸葛亮,啊哈哈哈!”
诸葛瑾眼中一片坦诚:“瑾落难东吴,幸得将军收留。将军于我有知遇之恩,如此大恩,我自当涌泉相报。”
孙权心头一暖,在这等乱世之中,处处充满尔虞我诈。诸葛瑾却以德才自律,如此忠义之士,果真难得。
不出片刻,鲁肃带着诸葛亮走进门来。一连赶了许多天路,鲁肃和诸葛亮两人身上尽是一股风尘仆仆的味道。
“子敬!”终于见到了鲁肃,孙权悬着的一颗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孙权喜悦之余也不忘待客之道,他恭恭敬敬与诸葛亮行礼:“有劳孔明先生前来柴桑,连日奔波必是劳顿。”
诸葛亮看看孙权又看看哥哥,最后他还是先跟孙权行礼:“亮与孙将军见礼。承蒙孙将军照顾,荆州众人得以进驻樊口。”
“子瑜。”孙权转头对诸葛瑾说:“快去准备酒菜,好生招待孔明先生。”
“是。”诸葛瑾先领了孙权的旨意,然后才转身与弟弟打招呼:“孔明,子敬。”
“兄长!”诸葛亮沿路都在思念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