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成什么样,他们都要使劲儿捧场。
林炬就问堂倌:“可否借在下一件乐器?”
堂倌还没有反应过来,莫小婉对丫鬟说:“去把我的白玉古筝搬来。”
“小姐……是。”丫鬟迟疑了一下,还是去莫小婉的房间,搬来了一台白玉古筝,摆在包房正中央,这可是她们小姐的宝贝,平时小姐都不舍得用它演奏,今日却借给了一个素昧平生的小孩子,就连堂倌也很诧异。
莫小婉说:“小公子若不嫌弃,就用这个吧。”“不敢,多谢姐姐借琴。”林炬说着坐到古筝前,仔细研究了起来。
这是一具八弦古筝,琴弦为金丝线,琴身则是美玉,从纹理看,似乎年代很久远了。林炬端详了片刻,拆掉了最上方的弦随后拨动琴弦,立刻传来仙乐般的声音,不由得赞叹:“好琴。”
众人也惊讶于琴音的美妙。唯独丫鬟不满道:“你这孩子好生无礼,我家小姐好心借琴给你,你却故意破坏!”
林炬头也不抬,只是说:“姐姐勿恼,待归还之时,小弟会照原样装好。”“你……”丫鬟还想说什么,却被莫小婉阻止了。
堂倌识趣地退出了包房,并且帮他们关好门,客人要演奏,自己的身份可不敢留在这里。
林炬调了几下音,随即开始演奏,随着紧凑的音律响起,林炬也开口唱道:“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梨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最初两句节奏很快,后面稍缓,但仍是明快的节奏,而歌词却是时缓时急。
林炬的歌声本就好听,再配上美妙的琴音,一时间房间里所有人都沉醉其中,原本邓元等五人对林炬的演奏完全不报希望,只求不要太过不堪入耳就好,岂料一上手就是王炸,虽然曲调略显急促,算不得上乘,但是歌词却是佳品,“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句又一句绝妙歌词出口,即使矿石佳作亦不过如此。
一段高潮过后,林炬直接换了戏腔,一段旁白之后歌曲继续,人人沉醉其中,待到最后戏腔结尾,众人还在沉默之中,不能从词曲中走出来,房间里寂静无声,当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不同于众人的如痴如醉,身为行家的莫小婉颇为震惊,这把白玉古筝自从得到,她就只弹过一次,人人都以为她舍不得用,其实是因为这琴看着好看,但弹起来声音属实不咋地,请了不少良工研究,都琢磨不出所以然来,因此也就不想用了,今日之所以借此琴,也是因为感谢林炬替她解围,至于林炬的水准,她不相信一个孩子会有多高,结果一起手就看出来是专业的,更是用这把琴弹奏出天籁之音,为什么?他是怎么做到的?自己可是想尽了办法,弹出的声音都一般啊!难道是因为他拆掉了那根琴弦?看来此人对音律颇有研究,一会儿定要和他请教一下。
良久,最先缓过来的姚煜大声叫好,随后其他人也惊醒过来,纷纷拍手称赞,王敏道:“愚兄本以为贤弟武艺超群,想不到对音律也如此精通,佩服!佩服!”另外四人纷纷附和,对林炬赞不绝口。
林炬起身抱拳道:“哪里哪里,兄长们谬赞了,小弟也只是略懂音律,会的曲子只有几首,若不是这位姐姐的琴好,小弟又怎能弹奏出如此美妙动人的乐曲呢?”随后众人又是一阵吹捧。
莫小婉缓缓起身,对林炬施礼道:“小公子的琴艺的确不错,不知此曲为何名?”
林炬还礼,回答:“此曲名曰《琵琶行》,是一位才子在蛰居江州时所作,当时他在江边送别故友,巧遇一位琵琶女,那位琵琶女年轻时曾是花魁,年长后嫁为人妇,生活很不如意,才子同病相怜,引为知音,为她写下这首词,后来琵琶女为其谱曲,流传于世。”
听了林炬的描述,众人皆有感叹,邓元笑道:“贤弟有如此才能,实在令愚兄佩服啊,刚才那一曲实在太美妙了,大家都不尽兴啊。”毛锦也说:“是啊,愚兄还想再听一首呢。”其他人也是一脸期盼。
林炬摆手道:“兄长们确是谬赞了,小弟真的只是略懂,倘若真的想听,小弟不妨再献丑,不过还要借姐姐的琴了。”
“无妨,小公子请用。”莫小婉十分慷慨,她也想再欣赏一下。
于是林炬又坐回古筝前面,和之前的急促不同,这次的音律十分平缓,歌词也慢了许多,而且林炬尽量使声音柔和:“青砖伴瓦漆,白马踏新泥,山花蕉叶暮色丛染